大红袍,“乞丐茶”的滋味

文/本刊记者 张 洪 图/老 牛 张 洪

“大红袍”被当地人称作“乞丐茶”,品味之后才发现,它其实是“乞丐的外表、皇帝的内身、菩萨的心肠”。

南怀瑾先生在他的书中说,喝茶喝到中国的大红袍,算是喝到了顶尖。喝了武夷山的岩茶,其他的茶都不再想喝,好像没有了味道。

两岸水冲泡同根茶

一瓶清泉水,来自台湾冻顶乌龙茶的原产地——南投县鹿谷乡的山中,另一瓶则来自武夷山,9月18日晚,两瓶水缓缓交融在一起,冲泡出一壶由台湾冻顶乌龙与福建武夷山“大红袍”拼配而成的乌龙茶。

这是首届“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的一个特殊节目:两岸乌龙茶认亲。 以两岸水冲泡同根茶,这在两地茶文化交流中尚属首次,“武夷山的禅茶文化是两岸血脉一家的重要见证”,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王鸿说。

相传150多年前,台湾人林凤池游览武夷山时获赠36株茶苗,回乡后种于台湾南投冻顶山一带,名茶冻顶乌龙从此诞生。而赠送茶苗的人,就是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的老和尚。几乎是在同时,当地僧人用神茶治好了一位上京赶考举人的病,举人考上状元后,为感谢神茶的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将身上的红袍披在茶树上,“大红袍”由此得名。天心永乐禅寺也因此成了冻顶乌龙和“大红袍”的祖庭。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最为名贵的一种。所谓武夷岩茶,是在武夷山岩缝中生长的茶树,品种还有“铁罗汉”、“白鸡冠”、“水仙”、“肉桂”等。几年前,“大红袍”母树结出的茶叶以20克2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拍卖,成了很多人喝不得却说得的话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种茶叶的价格超过黄金呢?

“大红袍”茶树生长于高山峭壁之上,两旁岩壁直立,岩顶终年有甘泉滴落,滋润茶地。仅存的6株母树年产只有1公斤,历代仅作为贡茶。物以稀为贵,这1公斤茶叶,也因此成了神品。

因为外型的粗枝大叶,通体呈乌色,“大红袍”被当地人称作“乞丐茶”,品味之后才发现,它其实是“乞丐的外表、皇帝的内身、菩萨的心肠”。铁观音需要二三成发酵,而“大红袍”则要发酵到五成,铁观音一年采摘三五次,而武夷岩茶每年基本一两次,最多不会超过三次。虽然不像铁观音那样可以团成球型,规则耐看,但其貌不扬的“大红袍”却十分耐品。 出租车司机卢月明告诉记者,好的武夷岩茶,茶香4小时余味不散,与人对话时,还能感觉到香气,且冲到10泡,味道还很醇厚。

许多人喝茶的过程,是从绿茶喝到铁观音,再到普洱茶,最后喝到“大红袍”,算是终成了正果。第一次喝武夷岩茶,一般人会觉得味道怪怪的,喝不来,它不像北方的茉莉花茶那么香,也没有绿茶的那份清馨,“但是”,王鸿说,“一旦继续喝,就会上瘾。一般人,如果早上没有准备就喝武夷岩茶,三五杯肯定要醉。”

修身养性是目的

在武夷山,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便抓住一个茶农,问他武夷山茶好不好,他一定回答,还可以。同时告诉你,还有其他地方产的茶也不错。你若继续追问,他会直接给你几包茶并说:“尝尝就知道了。”王鸿说,从中可以看出,武夷山人的性情非常含蓄内敛。

神韵岩茶厂的余丽萍捧出一个偌大的不锈钢茶缸,里面泡了满满一大缸厚汤岩茶,示意记者喝茶解渴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样的茶可以隔夜喝,三四天不换,依旧有味。”24岁的余丽萍住在距离武夷山不远处的高松柏村,家里的60多亩茶园已经传了4代,1年产茶5000多斤,主要客源是北京、广东、日本和韩国。

一家人以茶为生,就连4岁的女儿也耳濡目染学会了泡茶。5月是全家最忙的季节,收茶的时间大约有20多天,白天采茶,晚上制茶,昼夜忙碌。新采的茶在机器中转动,叶片碰撞,靠热气来发酵,每过半小时或1小时,就要过来看一看。

武夷岩茶有“三不采”:雨水太多不采、露水太大不采、中午烈日不采。岩茶的构成是三个叶子一个芽心,三叶半开时,最适合采茶,“全开就老了,不开又太嫩”,余丽萍说,“最理想的采茶时间是下午1点到4点半以前,下午采比上午好。”

理想的年份,余丽萍一家采春茶,也采冬茶,冬茶的产量大约是春茶的1/8。春茶茶汤醇厚,秋茶则香气怡人。采摘的要求是,掌心向上,以食指勾住鲜叶,用拇指指头之力,将茶叶轻轻摘断。采摘的鲜叶要尽量避免折断、破伤。在家里,余丽萍的任务是负责采茶、分选,黄色的老叶子要挑出来煮茶叶蛋用。质地差些的茶叶,则拿到湖南加工成“福茶”,销售到内蒙、新疆等吃牛羊肉多的地方,这种茶叶价格低廉,去腥膻十分有效。

由于岩茶是某种意义上的“手工制品”,所以,“每一个人制作出的茶叶,口味都不一样”,余丽萍介绍说,“叶片厚薄不同,这个茶怎么做、炒多久、揉多久,因人而异,做出来的口感自然不同。”

“吃茶的根本目的是修身养性”,在天心永乐禅寺的讲坛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说,“不管是清淡还是浓香,都是茶的本色,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它。”

来自厦门的果宁法师说,“茶”是人在草木间,是我们回归自然、回归天性的一种渴求,“茶要一杯一杯喝,拿起来要喝掉,放下要装满,这就是人生。”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