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控制外贸顺差下药
文/刘 琼
2007年7月1日起,中国再次调整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这次调整取消了553项商品的出口退税,下调了2268项商品的出口退税,大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措手不及
22岁的马毓洁是浙江省绍兴县新天龙纺织有限公司的员工。6月19日,财政部等部委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后,他所在的企业成为受政策影响较大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生产的粘胶纤维的出口退税从11%下降到5%后,基本上是有一单亏一单,老板急得直跺脚。
像新天龙一样,中国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因国家出口退税的政策调整受到很大影响。“这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不像去年有个缓和过渡期”,绍兴斗寒纺织服饰有限公司的张建生总经理还记得2006年9月14日那次出口退税下调,有将近3个月的缓冲期。此次6月19日宣布的出口退税调整自7月1日起执行,并以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这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我国控制外贸顺差过大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晓华说。根据海关统计,在2007年1-5月份,中国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7%,累积顺差是85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3.1%。外贸顺差增长过快,不仅加剧了贸易摩擦,还加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问题,促进外贸平衡,政府需要利用多种政策工具来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王晓华说。
长痛抑或短痛
同样的7月1日,在浙江省义乌的浙江梦娜针织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宗谷音看来,却并没有那么灰暗:“出口占我们总销售的一半左右,这次下调短期会有影响,但长期是有利的,将加快我们产品结构调整的速度。”
宗谷音的自信来自在香港进行的一次反常规的投资。
去年6月,梦娜针织袜业在香港一次投资1200多万美元,办起了第一家生产型企业。现在,香港工厂已经成为梦娜针织袜业接受欧美订单生产的重要基地,在香港生产的出口产品,是不受这次退税下调影响的。
这次在香港的投资,还使梦娜绕开国际贸易壁垒。宗谷音称,美国对中国袜子实施的特别保障措施中,内地袜子对美出口全部受到配额限制,但香港工厂不受限制,只要拿得到订单,生产多少就出口多少。
与目前内地纺织业相比,在香港设厂的成本要高出很多,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但是和内地工厂不一样,香港工厂接的订单都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宗谷音的办法并不复杂:用高附加值产品化解高劳动力成本。近年来,梦娜应用新工艺、新材料生产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价格最高达几十美元一双。
事实上,纺织服装是中国对外出口中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对象,因而被一再下调出口退税,所以这次调整也算是在宗谷音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他也认为,出口退税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会随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而有所不同,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技术含量低、规模小、主要靠低价竞争出口的众多竞争力薄弱的小企业。
“两高一资”断“出”路
与纺织服装相关的染料等化工产品,在这次调整中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两高一资”)产品而被完全取消了出口退税。对这个行业来说,是不小的打击。
“此次出口退税对中小企业的打击确实比较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王新培表示,“但降低出口退税等政策的目的是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这是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钢材行业为例,根据6月1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附加值相对不高的焊管产品出口退税被取消,无缝钢管类钢铁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但仍有石油套管等部分高附加值产品保持13%的出口退税率。
而就在今年的4月15日,中国就已经将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轧产品等76个税号出口退税率降为5%;型材、盘条等另外83个税号的钢材产品取消出口退税。持续、大幅度的削减钢铁行业的出口退税率表明中国对控制钢铁出口的决心不小。
“中国在出口钢材、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同时,出口的也是自己的宝贵矿藏和生态环境。”商务部研究院李雨时研究员说,1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为保护自身的资源和环境,大量消减钢材、铁合金、金属硅、焦炭生产量,甚至关闭部分高耗能、资源性生产企业。例如从1996年到2000年4年间,美国年均减产焦炭10.17%,日本减产9.9%,德国减产7%,英国减产18.3%。澳大利亚是铁矿石、炼焦煤富余的资源大国,出于对环境成本的考虑,该国并不在本土大力发展钢铁、焦炭行业,而只是出口铁矿石和炼焦煤。
“中国这几年国内新上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项目,许多都是针对国外市场。事实证明,我们正在不惜资源、环境代价,不顾国内能源紧张的形势,努力为别人提供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实在得不偿失。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盲目发展态势潜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不仅会给国家资源、环境带来压力,还有可能给地方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虽然出口退税新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生产企业生存空间形成挤压,但对这些企业尽快摆脱世界‘产业初级加工厂’地位,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雨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