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怀伟: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

文/徐 影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濒长江,南与黄山风景区相连,现人口155万,是中国有名的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试点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非金属产业发展基地。

池州境内风光秀丽,森林覆盖率达60%,有四处国家级旅游胜地,即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重要的国际性佛教道场“莲花佛国”九华山;被誉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牯牛降;地处九华山麓幽深宁静的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贵池齐山--秋浦仙境、东至的大力山、石台的溶洞群等风景名胜区。

池州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众多的名人足迹,一批批墨客骚人、鸿儒雅士在池州驻足流芳,池州自古被誉为“千载诗人地”。久远的历史还孕育了池州古朴的文化艺术,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贵池傩,是中国最为原始的古老戏曲,其发源地就在池州,池州也因此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傩戏之乡”。

长江之滨、秋浦河畔的安徽省池州市,以往一直不大被人关注:经济总量小,没有大企业;身处皖江城市群中,却被排在第一方阵之外。许多人可能知晓历史上的池州,却很少了解正在发展中的池州。

但近几年,随着旅游经济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政府主推的朝阳产业,偏安一隅的池州旅游品牌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世界级风景名胜、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中国鹤湖”升金湖;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牯牛降;贵池齐山--秋浦仙境 、石台溶洞群……池州境内被列入国家、省、县风景名胜多达90多处,它们山水洞俱全,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正使池州成为江南地区森林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漂流探险的理想去处。

2006年,池州市一举拿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安徽省园林城市”两块“金字招牌”,入选“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让池州在国内外的媒体曝光率大大提高。

中共池州市委书记童怀伟围绕池州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战略发展这一主题的谈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蓄势待发、潜质无限的新池州。

“池州市生态环境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幅员辽阔,人口稀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丰富,因而人口与环境比较和谐;二是森林覆盖率高达60%,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三是受保护面积较大,共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四是动植物种群资源繁多,共有各类植物千余种,各类动物430余种;五是产业布局比较合理,工业主要集中于沿江若干城镇,污染少,易于治理。”童怀伟书记直奔主题。 童怀伟2005年7月出任池州市委书记,历任黄山市市长、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马鞍山市副市长、滁州市代市长、安徽省委副秘书长、安徽省环保局局长等职。这些地方和厅局的工作经历,使他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环保理念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之中,并以此引导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

池州于1996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后,“根据池州的特色与优势,我们确定的池州发展战略为4句话16个字,即‘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这其中,生态立市是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也是我们必须守住的底线。”据童怀伟介绍,在安徽省,提出“生态立市”战略的仅有黄山与池州两市,因为这两个地方的领导都深深地意识到,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这两个城市最大的竞争力。“池州与周边城市比GDP、比财政收入肯定不行,但我们可以比个性、比特色,比差异化发展。”

童怀伟认为,池州的未来发展,需要的是绿色GDP,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GDP增长。“一个地区的发展要具备生态观,这不仅是指保护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在经济发展速度、百姓生活水平改善问题上树立和谐生态观。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绝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破坏生态环境。”

正因为如此,2006年9月,池州市正式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建“四个池州”,即:实力池州、活力池州、魅力池州与和谐池州。目标是努力建设一个名山秀水、名城宜居、民和政通、民富市强的新池州。

围绕培植和壮大旅游主导产业,2006年出台的《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以加快“两山一湖”整体开发为契机,以建设世界级旅游休闲胜地为目标,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主抓手,积极实施“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战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完成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转变,基本确立我市作为皖江旅游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的战略地位,真正把池州建成皖江首选、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池州有着悠久的佛教文化,原始的自然风光,古朴的人文景观和160多公里的长江深水岸线以及雄劲的后发优势,我们没有理由不发展起来”。但童怀伟突然话锋一转,神情坚定地说:“池州需要发展,需要经济优先,更需要生态优先。我们不能重走一些地区‘楼高了,钱多了,但环境差了,寿命短了’的老路,我们的责任是建设好池州、发展好池州,但更要保护好池州的山山水水,当好池州的‘绿色守护者’和‘生态保护者’!”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