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感受成长
文/本刊记者 刘琼
出生于1981年的美国著名希尔顿酒店的继承人帕丽斯·希尔顿在监狱里度过23天的牢狱之灾后,人们开始反思,在一个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到底什么样的暗示和关照给他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家庭里,怎样让孩子不丢掉优良的传统品质,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不仅是家长关心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谁动了孩子的集体荣誉感
叛逆、自私、网络依赖等这些曾贴在“80后”的孩子身上的标签,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粘上了“90后”孩子。
“我的手是弹钢琴的”,“我的手是弹古筝的”,中关村外国语学校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刘肖霞在组织自己班上的学生参加学校的拔河比赛时,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集体荣誉感不强,连参加拔河的人都组织不起来。”
她带着班里的孩子,今年暑假参加了“旭日行动”夏令营,地点在宁夏银川青少年军事训练基地。她说:“就是应该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多参加一些军事竞技活动,增强孩子的集体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和刘肖霞老师一样,暑假之前,宋艳燕就在为自己的孩子挑选夏令营。每年暑假针对孩子们的夏令营都不少,宋艳燕百度了一下“2007夏令营”,找到相关网页约3,220,000篇。她征求儿子吕梦舟的意见,最后挑选了“旭日行动”这种半军事化夏令营。
孩子去参加夏令营之前,宋艳燕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中写道:“你们这一代人因为都是独生子女,所以每个人其实都很孤独,喜欢独来独往,自娱自乐,平时功课忙,同学们很少聚在一起做游戏,比起爸爸妈妈小时候,虽然吃住条件强了很多,但童年的乐趣也少了很多,妈妈希望你和其他孩子一起,通过夏令营活动,共同努力接受挑战,锻炼合作能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
尽管是让孩子去锻炼,但在千里之外,宋艳燕还是为自己的孩子能否和其他一群不认识的孩子融洽相处而担心。“但孩子回来后,看到他交到一群新朋友,我还是很开心的。”
“旭日行动”的组织者北京东方国旅负责人潘立群告诉记者,这个活动他们策划了2年的时间,每一个细节都为孩子们精心考虑到。潘立群是一位18岁孩子的父亲,“孩子们缺乏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真实的体验,更多的是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有时很多事情,家长都帮孩子安排好了,导致遭遇问题时孩子总想让别人替自己承担责任。父母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孩子是父母家庭生活中的主角,所以孩子的个人意识比较强。但是在社会上一个人不可能总是主角,需要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我们的夏令营就有通过授予军衔等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从孝顺开始感恩
丹丹总觉得自己的妈妈不过是一位经常让自己烦心、爱唠叨、最普通的妈妈。终于有一天,丹丹在与妈妈争吵之后离家而去,到了晚上十点,离家一天的丹丹又饿又累,但因兜里没钱,只能眼巴巴看着路边卖馄饨的老奶奶,老奶奶给她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馄饨,丹丹很感激:“奶奶,您真好,我妈妈要像您一样就好了。”老奶奶笑着说:“我只是给你下了一碗馄饨,而你妈妈给你做了十几年的饭,养育了你十几年,你说过感谢了么?”
看到夏令营的宣传单上“丹丹的故事”,初一的姚秋桐还不以为然,直到来到宁夏,才渐渐感觉到不习惯。他在夏令营活动第一天的日记中写道:“老爸老妈,我记得那阵没离开你们的时候,总觉得你们很唠叨,尤其是老妈,您也是奔四张的人了,老在我身边唠叨得没完没了,可是突然一下离开您,还真有点不习惯。”
回到北京后,姚秋桐告诉记者,在银川虽然和教官、伙伴们相处得很融洽,但是有时还是会偷偷想家。
虽然觉得自己不算孝顺,但是秋桐还是能让父母放心的孩子,“捶背、倒茶之类的事情我是都没有干,但是我也不会和父母顶嘴,对着干。”
“百德孝为先,”潘立群说,“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将来孩子们走上社会,还会有领导的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的相助之恩,社会对我们的关爱之恩
,祖国对我们的呵护之恩。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
夏令营每天留出专门的时间,让孩子们给家人发短信、打电话。“让孩子们知道孝顺父母,关心父母是所有的感恩教育的第一步。”潘立群说。
体验艰苦,珍惜幸福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一直在自己身边,处于比较优越的家庭生活环境中,却没有条件给自己的孩子上一堂“艰苦朴素的课”,让孩子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得到的。
参加“旭日行动”夏令营的孩子有了这样的机会。
低矮的平房教室,破旧的桌椅,昏暗的灯光。由于没有铁钉,装裱在镜框里的奖状只能用两根铅笔头钉在墙缝里。宿舍里,十几个孩子挤在大通铺上。
这是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在宁夏盐池县青山乡小学看到的情景。那些借宿在宁夏银川青少年军事训练基地六人一间宿舍的北京孩子,有些羞愧于自己刚入住时发出“怎么不是标间”的疑问。
“他们太倒霉了。”吕梦舟回到北京后告诉记者,“要是他们生活在我这样的城市家庭里,他们一定会更出色。现在他们只能通过学习优秀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家庭的命运和家乡的命运。”
吕梦舟还和一些同伴来到青山乡小学的一个同学家里,惊讶地看到除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一些简单的家具外,几乎是家徒四壁。
北京孩子们把自己从北京带来的书本和学习用具送给当地的孩子。一个孩子想把自己的30元零用钱给青山乡小学的孩子,但是又怕他们不愿意接受,就把钱小心翼翼地夹在送给青山乡小学孩子的书里。
“有时候,遇到路边乞讨的人,梦舟一定会把孩子身上的零花钱全部送给乞讨的人。有些人明显是骗钱的,但是我宁愿孩子被骗,也不愿意让他不善良,”宋艳燕一直言传身教地培育孩子做到正直和善良。
银川的青少年军事训练基地的篝火前,离家十几天的孩子,有点想自己的父母了,他们打开临行前父母写自己的信件。吕梦舟的小伙伴魏家禾的母亲写道,“中国不仅有车水马龙的大城市,更有贫瘠的偏远地区。远离繁华和喧嚣,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国真实的一面,可能不富裕才是中国真实的面孔。”张元赫的妈妈在给孩子的信中写道:“去参加这个夏令营,让你有机会去体验西部生活,去看看那些生活得比较艰苦的孩子,看看这个社会中你很少关注的贫困,看看你生活中很少能感受到的艰辛。当你被这些不同环境,不同状态生活的孩子触动,当你因为触动而思考,那么你会清晰地知道自己更该珍惜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