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大补?
文/王南
北大不卖鱼翅
在一张光线黯淡的桌子上,放着一只半盖着的花瓷盖碗,隐约可以看出,碗里盛着鱼翅羹。再仔细看看瓷碗的盖子,会让人吓一跳:盖子上印着的居然是一块墓碑。这是从2001年起,陆续在泰国各大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它由美国“野生救援协会”策划,旨在告诫观众:吃鱼翅不仅把鲨鱼推向了绝境,同时对健康不利。
前不久,美国野生救援协会在北京举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社会调查所对于中国公民鱼翅消费的调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缺乏对鱼翅制作过程以及其低营养价值的认知,同时对鱼翅消费导致鲨鱼种群数减少的状况认识不足。
也是在前不久,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喊出一句口号:我们不卖鱼翅!他指的是北大的餐厅。他率先于去年年底在北大餐厅禁止了鱼翅销售。许智宏拿出汉城奥运会时外国人抗议韩国人吃狗肉的例子,号召即将成为奥运会东道主的中国人不吃鱼翅。
当年日韩世界杯的时候,为了照顾西方人的心情,韩国把狗肉馆子搬到了小巷里。许智宏建议,政府公务员应该首先带头抵制食用鱼翅。他认为,把吃鱼翅的人限制住,公款消费就要下降一大块。
他说:“我想,公款消费鱼翅减少后,社会上卖鱼翅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吧!”
2006年8月,作为野生动物保护行动的亲善大使,篮球明星姚明已经郑重发誓拒绝食用鱼翅。“今后,我本人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为了我们的未来,请和我一起来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时代在发展,面对‘金钱动力’和‘口腹之欲’,我们应该反省。”
与他一起“护鲨”的还有体操王子李宁、歌星刘欢等文体界名人。
“海上霸王”的餐桌平民化
一部记录片展示了这样的情景:每天清晨,在厄瓜多尔曼塔市的海湾,渔民都会把上百条鲨鱼从船舱拖到白色的沙滩上,三下五除二就肢解了这些庞然大物。他们当然不会忘记最重要的部分--鱼翅,一套背鳍和胸鳍可卖到100美元甚至更高的价钱。
鱼翅是由鲨鱼的胸、腹、尾等处的鳍翅切成丝干制而成,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海参和鲍鱼合称中国四大“美味”。
中国人吃鱼翅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的时候,在李时珍的著作中曾提到:“鲨鱼古称鲛……腹下有翅……南人珍之……”。从前沿海的地方官就常用鱼翅来当贡品,因此鱼翅被列为御膳。
只够一人吃的一沙锅鱼翅需要花费800元。鱼翅大多以碗计,数字多与吉祥的“8”沾边,最便宜的鱼翅说是特价,58元/碗,最贵的鱼翅800元/沙锅,一般则以168元/碗和268元/碗的价位居多。
中国富豪爱吃鱼翅,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富豪的个人素质有一定关系。中国俗语里有“无翅不成宴”的说法。从物以稀为贵的逻辑出发,摆宴吃鱼翅,就成为一种高贵身份的象征。目前中国一些新成长起来的富豪,有的就是一夜暴富,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急需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把大摆宴席、吃鱼翅燕窝当作自我推介的名片。
鱼翅在全球各地的高档餐馆都有,通常每磅鱼翅的售价是80美元。每碗鱼翅汤的售价因此可能高达150美元。然而,来自美国野生救援协会所做的市场调查却发现鱼翅已经“平民化”。比如在新加坡推出了花8.99新元就可以吃到的鱼翅餐。在日本,消费者花4.2美元就可以购买全套鱼翅面包、鱼翅甜饼干、鱼翅寿司、鱼翅泡面,甚至还有让人震惊的鱼翅猫食。在北京,也有38元一份的鱼翅套餐。可是,真的有这么多鱼翅在供应吗?如果以每人年均消费2次鱼翅,统计下来,全球3亿消费者每年要食用1亿条鲨鱼。
野生救援协会主席史蒂夫·川特先生说,过去的20年中,许多鲨鱼的种类和数量骤减,有的甚至减少了99%,几近灭绝。对鲨鱼来说,未来10年关乎它的生死存亡。
或许10年之后,对这种“海上霸王”的记忆,也会像“恐龙”一样,只能留存于博物馆中的模型。
鱼翅真的很有营养吗? 鱼翅真的很有营养吗?这是每一个鱼翅消费者都关心的问题。
以生物学家的身份,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告诉人们:“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特殊的营养。”
医学家认为,鱼翅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胶原蛋白,其营养价值与鱼冻或肉冻相当,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高级营养,吃了以后对人体不能发挥突出的作用。
不但如此,研究表明,在鲨鱼鱼翅汤内含有高浓度的毒性物质──水银,而水银对人高级神经系统有害。在对曼谷销售的鲨鱼鱼翅进行的两项随机检测毒性试验表明,鱼翅被水银污染的程度高达70%,含有可被人体吸收的水银比率已超出正常允许含量42倍。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近向国人提出警告,特别提醒那些怀孕的妇女尽量不要食用鲨鱼肉。因为摄入过量的水银会对孕妇和孩子产生危害,尤其会影响孩子大脑和神经细胞的生成。
加拿大达而豪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公布研究成果证实,从1986年到2000年,大西洋西北海域的鲨鱼数量减少了50%以上,有些品种的鲨鱼已在灭绝的边缘。其中长尾鲨和大白鲨的数量减少了75%以上。
不幸的是,鲨鱼面对人类大量捕杀造成的高死亡率,无法繁殖更多后代来适应这种变化。“野生救援协会”的成员透露,鲨鱼处于海洋生物链的最顶端,它们一般吃那些体质最弱、游得最慢、生存力最差的鱼类,这样有助于改善鱼类的基因,有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因此,鲨鱼对海洋生态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鲨鱼的繁殖过程漫长,怀孕期一般需要10~12个月,生殖一次后,要隔一年甚至数年才能再生殖。
“即便捕杀鲨鱼从现在开始完全停止,也要等100多年才能让鲨鱼数量得以恢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鲨鱼研究组主席福勒女士说。
中国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彦亮日前透露,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确有食用鱼翅的习惯。但对鱼翅等的利用及对渔业资源的利用,都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之上。中国对鲨鱼的捕捞以及对鲨鱼的进出口,是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像对鲸鲨、姥鲨、大白鲨进行严格的管制,禁止捕捞,严格进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