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游子回“娘家”

--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侧记

文/ 张 洪

祖国年年在亲近

“你府上是哪里人?”

听到这样的问话,好像置身中国的老电影中,问话者张洪琦来自美国北加州河南同乡联谊会,也很像老电影中的人物。在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上,传统中国,就这样鲜活地流动在海外侨胞的言谈之中。

“国庆、春节的时候都会放鞭炮,升中国国旗。”

联谊会上,这样的说法可谓众口一词。“祖国”二字,对前来参会的五大洲103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来说,确如台湾歌星张明敏唱的“河山只在我梦萦”,不同的是,交通和环境的变迁,祖国却“年年在亲近。”

“国家实力强了,自然聚起了人气。” 来自美国的林瑶玲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各级侨办年均接待海外侨胞数万次,政界精英、社会名流、商业翘楚无所不包。

“联谊交友是侨务工作的基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说。自2001年以来,国务院侨办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报名参会的侨胞一年比一年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构建和谐侨社”,国务委员唐家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令侨胞津津乐道的是,本届联谊大会上,他们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胡锦涛的接见。这则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足足播了5分钟。

“你们为中华民族争了光。中国政府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历史功绩。”6月10日,胡锦涛在接见社团代表时说。

当天晚上,一些侨胞因为有其他活动错过了新闻,闭幕前夕,大会为侨胞安排了重放,因为是白天,距离屏幕很远,画面也不甚清楚,台下的掌声还是持续了很久。

“其实,我们海外华人就像小孩子一样,国家富强了,背自然就会挺得直一点。” 林瑶玲说。从15年前开始,她每年回国,感觉这个大“家”年年在变。

来自澳洲的杨怡生是越棉寮华人团体联合会秘书长,从气温为7、8度的澳洲飞到30多度的北京,对他来说,温差的调整大过时差。但在电梯里,神采飞扬的他没有一点倦态,好像他人一直在北京。

“以前在电视上很少看到中国人的脸,现在多了起来。”他告诉记者,当地有11份华人报纸,华人社团的力量足以影响澳洲政界。

“过去文革、大跃进时,国内国外的差别很大,台湾当然不愿意回归,现在两边越来越接近,回归和回家一样,呵呵,是大趋势啊。”他说。

融入主流社会

“我喜欢这个领导!”指着台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来自古巴的第三代华人李荣富告诉记者,“我喜欢她的那个……”,他的手在空中一轮,“气质!” 大概是很想让“这个领导”听一听他身上那八分之一中国血脉的跃动,李荣富在台下举酸了胳膊,终究等来了麦克风。发言前,他把相机塞给记者,叮嘱道:给我拍照。

拍照时,只听到李荣富在讲古巴的武术,讲他所率领的舞狮团,以及他对本次大会的期望。虽然只有几分钟,但这个最不像中国人的中国人却把他身上的中国情结表现殆尽。

侨胞的踊跃参会表明了海外侨情的新变化,李海峰说:在西方发达国家,海外侨胞的数量几乎每10年翻一番;在拉美地区和非洲大陆,处处活跃着侨胞的身影。可以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侨胞。

我们国家在海外游子如何为国效力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旅美中国科学家工程师专业人士协会会长杨春来介绍说:早期,强调海外学子要回国服务;后来变得灵活,强调为国服务,但明确指出为国服务并非一定要回国服务;现在又进一步关心和重视我们在国外的发展,关心我们是否能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并在所在国积极参政议政。 侨胞在外,过去被人喻为只会经营“三把刀”(缝纫、理发、餐饮),不可小视的是,目前,他们在居住国的事业已扩展到贸易、工业制造、房地产等高端领域。

“旅居海外的华侨,要想在海外立足谋生,除了华侨华人社会需要互助合作,团结一致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这样华侨才能在当地立足生根,安居乐业。”菲律宾华商联总会理事长陈本显说。 在融入当地社会方面,菲律宾华商联总会可谓经验老道。

菲律宾,这个7107个岛屿组成的岛国,像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虽然美丽,却没有足够的条件扩展农村校舍,当地农村学校教室严重荒缺,“许多学校只能分上下午上课,或者在树阴下上课,一旦下雨就要停课。”

助学助教一直是华商捐献的一大目标。从上世纪60年代起,“菲商总”推出了第一个社会福利方案--捐献农村校舍方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时至今日,已在异域捐建了近4000座农村校舍。

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对此十分赞赏,特别拨出3000万菲币,现总统阿罗约更是拨出6000万菲币委托“菲商总”承建校舍。

“为何政府会将建筑校舍一事,交由‘商总’这样一个民间团体来承建呢?”陈本显自问自答:“菲华商总数十年来以实际行动奉献农村教育,有力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

融入居住国首先意味着要赢得当地人的信任。杨春来所在的旅美中国科学家工程师专业人士协会,一听就是“白领”成堆的地方。会员多任职于美国大公司,除了硕士就是博士,很多会员在摩托罗拉工作。摩托罗拉一直是协会最早和最长久的赞助公司之一。但是最近几年,申请赞助的协会急剧增加,特别是来自印度方面的社团,电子高手很多,竞争力极大。 为此,协会想出了一些高招儿,比如,在重大活动中邀请摩托罗拉主管人员出席,并开列一些互利条件,如每年至少两次带高层中国访问团访问摩托罗拉,帮助他们推荐高级雇员等,继续赢得了这个世界大牌公司的信任。

“申请获得赞助本身,其实就是寻求和获得主流社会承认和支持的过程。” 杨春来说。

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是当前美国政界最杰出的华裔代表,协会近两年与劳工部一直联系密切。明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以此可以扩大协会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影响。“我们现在有1500名注册会员,大概三分之一具有美国国籍,通过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估计我们能影响到500张选票。”  

  

中国文化是最大成功

中国200多份侨报侨刊,被海外侨胞亲切地称为“集体家书”。这些“家书”是沟通国内和海外的一条纽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了解中国,很多人一提起中国,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老样子。

为此,美国北加州河南同乡联谊会副会长张洪琦建议在华人居住区建立华人活动中心,多放一些宣传祖国的图书,让那些对中国认识十分“表皮”的外籍朋友看一看今日中国是什么样儿。 “在这方面,大陆不能输给台湾。”这位河南籍的旅美华人说。台湾每年举办夏令营,带领当地华人子女领略宝岛风情,其文化宣传的韬略十分有招儿。

“航天飞机飞高了、导弹飞远了是一种成功,但中国最大的成功是5000年的中国文化。”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胡玉明说。

他所在的北卡罗来纳州华联曾邀请“十二乐坊”和“七彩云南”赴美演出,结果赚了个精神物质双丰收。胡玉明呼吁国家多多派表演团体出访,传播他眼中的这个“中国最大的成功”。他还提出将一年中的某一天定为“世界华人日”,届时全球华人共襄此日。

“文化交流不要在乎‘中西结合’,其实,中国本土的东西最受当地人欢迎。”来自美国华盛顿的陈有明说。本土文化是征服当地人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国深谙此道,为此,国务院侨办每年都选派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团组出访演出。 在本次联谊会上,一位身着民族服装的女士格外惹眼,她叫蒋丽莎,1988年赴美定居。两年前,在南加州建立起了中国文化传播中心,并组建了少数民族舞蹈团。在她那里,举行少数民族火把节、泼水节是融入主流社会的一个途径。

过去,美国人以为中国只有蒙、回、满、汉几个民族,在这些节日上,蒋丽莎告诉他们:“我们有56个民族!”

她告诉记者,在当地的白人区,过去如果有一个白人把房子卖给中国人或墨西哥人,那么很快,周围左邻右舍都开始卖房,以避免与中国人为邻。现在情况变了。中国人的形象随着国家实力的提高而被改写。 每次举行文化交流活动,蒋丽莎都会邀请当地市长参加,让他们品一品中国文化这道甘霖。随之带来的“后劲”是,中国社团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的青睐,这些民族服装甚至成了抢手货。

“护侨”不护短

“中国的航天飞机飞得有多高,侨胞的头抬得就与多高”,这是海外侨胞的心里话。“中国人到海外发展,于个人,于国家、于世界、于现在、于长远都是有利的。”广东省侨办吕伟雄说。

可是,近年来出现的所罗门唐人街被烧,西班牙华人鞋店及仓库被焚,菲律宾移民局逮捕违法经营的中国小贩,阿富汗驱逐“色情中餐馆”等,种种“怨侨”事件此起彼伏,令华侨华人世界产生了很多疑虑。

2006年,吕伟雄对海外“侨情”作了详细调查,发现用一般眼光看待所罗门唐人街被烧事件并不全面。

当地一些报道暴露了华人本身的一些问题。比如中国人开的杂货店,雇佣当地人做售货员,掌柜去方便时,怕当地人偷东西,会把他们赶到街上,店门上锁。还有一些抱怨来自当地华人“经销劣质商品”,甚至冒犯居住国的宗教文化。

“以往我们对待这些‘怨侨’现象,习惯的思维认为这是对中国人的‘歧视’、‘排挤’,现在,我觉得这种习惯思维应该有所改变,应该正确、客观去评价、看待中国人移民海外所带来的正负两方面问题。” 吕伟雄说。

在他看来,大量中国人到世界各地去,使当地人一时难以适应,多少感到生存空间被挤占,经济利益受到损害,生活环境受到威胁,于是心里埋下了怨恨中国人的种子,爆发只是迟早的问题。

在美国定居的蒋丽莎遇到过这样的提问:你们到美国来,是因为我们美国强大,等到中国强大的时候,你们会怎样?

“定居美国,就要融入美国社会,行事要低调一些,不能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人。”张洪琦说。他的太太来自台湾,开始,两人立场窘异,难免有分歧。但经过张洪琦长年累月的家庭“统战”,如今,两人比肩而立,亲如一人,“哪里还有什么大陆台湾之分?!”

  “当一个中国人走出国门移民到另一个国家,他的行为已经不单单是个人行为,而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形象。”吕伟雄说,他认为,从华侨华人的长远利益看,只唱“我是中国人”,只谈“爱中国,爱家乡”是不够的,也不全面。中国政府提出和谐世界的概念,应该用“世界和谐”这样一种大的眼光来考虑侨务工作。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许又声表示,对待侨胞,“我们是爱之深,责之切”。虽然去年中国三次成功地进行了“接侨”回国的行动,然而“‘接侨’是成功的,但也是我们侨务的失败。”这位以歌手毛阿敏的一曲《思念》来结束本届联谊大会的副主任表示:“只有侨胞在当地安居乐业才是真正的成功”。


 

Dirección : 24, calle Baiwanzhuang, Beijing, 100037, China
Fax : 86-10-68328338
Sitio Web :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
Todos los derechos reservados: China h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