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商们需要新的赚钱方式

文/ 张学英

随着毗邻香港的深圳和广州大型书店超市的建成,香港的出版业者越来越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

有数据表明内地出版的一本书如果卖20元港币,而同样一本书若在香港出版则需要70元港币。现在不仅香港当地的消费者远赴深圳、广州去买书,就连香港本地的书店经营者也开始大批量从那里批发书。

由于近年来土地成本和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香港的出版成本不降反升。

“以前,我们只担心台湾,并不担心内地,因为内地出版的书无论从印刷、装帧、质量上都远不及香港,而且香港人也不认识内地的简体字,可现在不同了,回归令香港与内地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很多香港人不仅会说普通话而且已经能阅读简体字,而内地的出版社也不再是小作坊,都是大集团,出版质量、层次显著提高。”天地图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孙立川说。

香港出生人口的下降也成为潜在的威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区域董事总经理李庆生在香港教科书出版界已经做了30年,作为当地一家颇有实力的外资出版社的主管,他对市场的未来忧心重重。“10年前,香港每年出生人口在6.3万人左右,2006年却只有4.8万人,相对于最高峰时期的8万人,意味着未来整个业界的市场需求也将缩减一半。” 在出版环境变化的同时,投资一本书的风险也在大幅提高。“除了需要应付投资的风险,还要应付制度的变化带来的风险。”李庆生说。

为推行教育改革,香港政府从2009年起将推行“新高中”学制,高中将由原来的两年制改为三年制。“我们的教材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但有关机构要求出版社必须在2008年1月之前,把所有为新高中编写的教材送审,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一次性地投入大笔资金,然后等到2009之后,才能一年一年地将资金收回。这笔费用相当地高昂,已经有很多中小型的出版社表态不想做了。”李庆生表情凝重地说,“未来市场的竞争将会是非常激烈的,大规模兼并在所难免。”

近十年来,香港的出版社出版和印刷的图书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新书出版量1997年首次在香港印刷、制作或出版的新书有9,800种,而有关项目在2005年已达14,603种,增幅逾30个百分点。就整体而言,香港新的出版社也在不断的涌现。据香港联合出版集团陈万雄总裁透露,按2006年图书销售排名的前50家出版社,接近1/4是在近十年成立的。另外,一些传媒集团也跻身于出版行业。

现在让人担心的是,还会有多少香港人购买本地书商出的书。以出版文学书籍而闻名的天地图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孙立川说:“七、八年前,我们最畅销的书一本能卖到两三万册,现在能卖到一万册就很好了。”

熟悉香港图书市场的联合出版集团陈万雄总裁称,与十年前相比,香港人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十年前的语言学习书配套的是录音带,现在是MP3加网上学习资源;金融投资类书籍亦由以往的小众专业投资型转向大众的财富管理类;保健类书籍由以往的专症专书转化为养生(饮食、营养、运动等)。旅游书方面,最畅销的仍是以食、买、玩为主题的日本东南亚旅游,但深度旅游书亦悄悄崛起;与此同时,街道地图也兼负起消费情报的功能;计算机入门学习书如输入法、办公室软件等,在十年前非常热卖,现时已回归寂静,较畅销只有计算机绘图、相片处理等题目。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也对出版社产生重大影响,但仍然有待继续观察。 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香港的书商们也在不断改变着对策。

天地图书的孙立川说:“出版商们都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我们也曾经试图出版一些漫画书,但市场反应不佳;我们也尝试签约本土以外的作家,像内地和台湾的作家,相对来说,香港人更喜欢台湾作家写的作品。我们也在努力开辟台湾和内地市场,但由于两个市场都存在很多限制,所以进展也并不顺利。”

天地图书还经常在自己书店里或是大学里举办一些讲座以扩大图书的销售,他们同时也开通了网上推广。 令孙立川相当自豪的是,出版社经营的书店在香港被喻为“文化人必去的书店”。

再过6个小时,梁音就要搭乘飞机去北京,然后再飞日本与丈夫会合。她一手抱着一摞中文书,一手拉着自己的行李箱。“这次来得匆忙,只有今天才有时间到这里来。每次回到香港,这里都是我必来的地方。这里的书很全,而且都是未经过删节的。”梁音说,她每次离开时都会买大约2000港元的图书。

天地书店大约拥有8--10万种图书,虽然图书市场并不景气,但是孙立川依然满怀理想:“书店是香港文化的标志,再难,也要经营下去,这是对于‘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说法最有力的回击。”说这话时,他充满深情地望着不远处的街道,那里正在进行着紧张的施工。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在最为著名的繁华商业区--铜锣湾至湾仔的街区里,将会有更多的书店连袂出现,“到那时,希望这里会书店林立,形成新的香港书店文化景观。”孙立川说。

虽然近年来图书市场有些萎靡书的内容和书的品质依然是香港书商们所特别关注的,但从业人员的缩减使得书商们变得有心无力,“现在极少有年轻人愿意干图书出版这个行业了,其实香港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开发出比大陆和台湾更多、更多的书,但我们缺乏人手去编辑这些书籍,实在是太可惜了。”牛津大学出版社李庆生先生说。


 

Dirección : 24, calle Baiwanzhuang, Beijing, 100037, China
Fax : 86-10-68328338
Sitio Web :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
Todos los derechos reservados: China h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