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中的萨尔图经济

文/东 方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谐发展为目标,大庆市萨尔图区正在围绕空港经济打造现代经济园,倾力打造国内国际一流软件园区

从哈尔滨出发,沿着哈大齐工业走廊,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可到达位于中国最大的石油城市大庆的中心区--萨尔图区。

萨尔图区区委书记赵希江介绍了正在建设中的空港经济产业园区的黑龙江软件园。作为新跨越的起步之年,今年萨区要重点启动空港经济产业园,建设黑龙江软件园、大庆物流园和东风新村、铁西、友谊地区市场群等项目。 萨尔图区位于大庆市北部。“萨尔图”,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有月亮的地方”。萨尔图区于1980年正式建区,总面积54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1.4万,流动人口21.5万。随着大庆石油工业和市政建设的不断发展,萨尔图区已经成为大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通讯中心。大庆火车站、长途客运总站、公共汽车总站、于2008年交付使用的大庆萨尔图机场均位于区域内,因此交通十分便捷发达。

近年来,萨尔图区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积极谋划,狠抓落实,紧紧围绕五个市场群、三个工业园、一个场为中心,努力向三产业大区、二产业强区、一产业精品区目标迈进。目前,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萨尔图工业园区,已经入驻企业14家,年创产值及营业额2.4亿元,利税1350万元,安置就业580人。

第三产业占区财政的60-70%,是萨尔图区的主导产业。赵希江认为,如何做大做强第三产业,扩大商业的辐射半径,提高商业的辐射力,是实现三产业大区的关键所在。

为此,这个区遵循“稳中有升,升中求大,大中求强”的原则,重点建设“五个市场群”,即以力佳广场、工业品批发市场、百货大楼、德威电脑城等市场和商场为依托,对会战大街地区进行综合整治和改造,打造会战地区技工贸市场群;以沃尔玛购物中心、中央商城、新百大购物中心为依托,结合经六街和东安市场地区改造,规划建设东安地区休闲娱乐市场群;以万宝大市场、大庆物流园、万峰市场等市场为依托,整合万宝地区建筑建材业市场群;以友谊建材装饰市场、富臣家居广场为依托,结合体育馆地区改造,再造友谊地区家居装修装饰市场群;以旧物市场、陶瓷市场、石材市场等为依托,对铁西地区市场进行进一步完善、整合,打造铁西地区市场群。通过这些市场群建设,构建商贸航母,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各类专业市场达到了38个,年交易额可达120亿元,总营业面积260万平方米,居全市之首。

上项目、建园区是萨尔图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萨尔图区要精心打造三个工业园区,即规划建设了空港经济产业园,完善开发区工业园,规划启动了以抽油机制造为主的王家围子工业园。同时,结合地缘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和旅游业。先后投资1400余万元,实施了电网改造、饮用水工程,全面推进“四位一体”沼气池建设,建成沼气池1000套。融资5000多万元,新上农业重点项目11个。年产果蔬、花卉等种植和食用菌栽培等项实现产值1300多万元,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近4000万元左右。

赵希江表示,按照大庆市七次党代会确定的构筑“两城、四区、五极”的全市产业发展格局,为萨区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依此,萨尔图确立了加快支柱产业发展步伐,努力打造三产业大区、二产业强区、一产业精品区的发展思路。

空港经济产业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

2006年3月,一个宏伟的蓝图--萨尔图空港经济产业园区在这片68平方公里的荒地上构划成形。

大庆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了“两城、四区、五极”的发展新格局,规划建设空港经济产业园,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赵希江说:“空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将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助推器和增长极。” 而作为大庆的一个老区,萨尔图区肩负着稳定油田生产的历史重任。近年,在唱好地企和谐发展主旋律的同时,积极探寻发展新空间,拓展发展新领域,从发展区域经济战略目标出发,结合实际,科学谋划,经专家多次考察论证,利用春雷地区68平方公里土地,规划建设空港经济产业园。其发展目标是构建以工业、科研、物流为主,旅游服务、绿色农业等第三产业为辅的现代化经济园。目前,已完成了整体规划设计。

同时,园区依托萨尔图飞机场和G015国道、大广高速公路,功能定位为重点发展高科技经济园区和物流园区;高技术产业研发型企业的成长区和重点布局区;功能完善的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区;环境优美、富于特色的生态型现代经济园区,并结合每个区域的不同特点,又细化出产业区、软件园区、绿色农业基地、居住区、物流园区、空港经济区、机场建设区、特色植物种植区和文化旅游区等九大特色功能区。 园区将坚持以优先发展工业、科研和居住用地;采用开发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将工业、科研、物流和居住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融合;通过对科研、居住用地开发建设,提升空港经济园的外向度,利用环境、交通便利等优势,建设以工业、科研、物流为主的中心型建筑,提高区块的吸引力;建立起城市土地资源的统一化配置、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新机制;引导企业向规划区合理集中等开发策略,使这片曾经沉寂多年的荒地,将迅速成为一片充满商机的沃土。 空港经济是依托机场优势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通过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影响,促使技术、资本、贸易、人力等生产要素在机场附近集聚,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赵希江说,萨区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有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发展空港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空港经济产业园必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

空港经济中崛起的黑龙江软件园

黑龙江软件园作为萨尔图区重点招商企业之一,深受世人瞩目。黑龙江软件园位于萨尔图区空港经济产业园中,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26亿元。软件园经营范围有软件开发、软件外包、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等。项目总体规划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周期为5年,占地2平方公里,投资约8亿元,主要建设创业中心大厦和软件学院,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可进驻企业50家。项目全部启动后,预计进驻企业可超过350家,园区内从业人员可望超过3万人。

黑龙江软件园建设一开始就受到日本NTT通信公司的关注。亚洲总裁高桥昭二5个月之间,3次率日本软件企业到萨尔图区考察黑龙江软件园项目。

2006年5月20日,日本NTT公司与黑龙江软件园正式签约。NTT通讯公司表示要全程参与软件园项目建设,并在4个方面参与合作: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上,在软件园内建立和提供网络接入管理服务、“全天候网络方案”和国际及数据中心服务,并配合NTT全球数据中心提供“灾难恢复服务”;二是在应用软件上,提供IT解决方案和软件应用增值服务,并在软件园内建立软件平台据点提供服务;三是网络服务方面,将软件园建设成为“支持IPV6的软件园”;四是在BPO中心建设上,帮助承接日本企业外包项目。

黑龙江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4月成立,同年5月便与萨尔图区签署了软件园项目协议。几个月后规划设计完成,并于10月14日动工兴建了创业大厦、孵化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三个项目,总面积约26000平方米,目前,建筑基础已经完工。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软件学院的建设,该项目占地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3.3亿元,主要完成软件学院主体和配套设施建设,整个工程期为3年,2007年4月动工,完成一期工程,届时可容纳学生1万余人。

随着IT技术发展,对人才和人才的知识结构也有新的要求。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但只侧重基础知识,而与生产实际结合,则要靠培训服务机构。软件学院则在企业和学校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为学校提供符合软件产业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软件就业机会的平台,形成了企业、学校、软件园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 由于IT业快速发展,软件人才需求猛增。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中国每年需求IT人才约为100万,而实际只培养约60万,缺口40万。美国、日本等国家也都有很大缺口,很多国家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争夺软件人才。

座落于萨尔图区空港经济产业园的黑龙江软件园具有区位、资源、政策三大优势。

区位优势。大庆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务院惟一的一个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哈大齐工业经济带的中心,这都是所处区位的可借助的发展优势。同时,大庆又是国家环境保护示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卫生模范城等,适合企业长足发展。

资源优势。土地、水、草资源丰富,市内现有耕地4915万公顷,尚有30多万公顷待开发。全市有大小湖泊150多个,自然水面32万公顷,水资源总量56。4亿立方米。电力资源丰富,有4个大型发电厂和4个自备电站,全年发电量近84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的16。3%,全年约有26万千瓦的发电剩余容量。石化产品丰富,拥有成品油等8大石化产品生产基地,可生产5大类400多个品种的化工产品。

政策优势。一是享受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即所得税免二(年)减三(年)政策。二是所缴纳的税,按比例返补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三是按企业规模大小、投资额多少,可以一事一议。

未来5年是萨尔图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共存。区委书记赵希江表示,萨尔图区一定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集中时间、集中智慧在全区形成讲正气、讲干事、讲团结、做表率的浓厚氛围。今后5年,萨尔图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务,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经营建设声调为突破口,以项目开发为支撑,大力发展辐射型商业、园区型工业、城市型农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努力建设三产业大区、二产业强区、一产业精品区,努力推进和谐萨区建设,力争率先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


 

Dirección : 24, calle Baiwanzhuang, Beijing, 100037, China
Fax : 86-10-68328338
Sitio Web :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
Todos los derechos reservados: China h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