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辉:“辉”之不去 再战奥运

文/唐元恺

12年中,他包揽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三大桂冠;12年后,他突然放下伴随了自己25年之久的球拍,开始新的征程。“辉”之不去,王者归来……

“孔令辉还没有达到希望。”5月初,在对记者谈到昔日自己的队员、如今的“少帅”时,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的蔡振华以其一贯的严格态度表示,“只有孔的弟子拿到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冠军,才能真正证明他的执教能力。”

到现在,孔令辉任中国乒乓女一队教练不过半年。今年初,他才迎来自己主管的第一批队员。可仅仅1个月之后,这几位女弟子在队内选拔大战中都很争气,尤其抢眼:刘诗雯以3:1令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大满冠”得主张怡宁首尝此次“内战”败绩;让其失去最终争夺排名首位机会的是姚彦,在先丢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奇迹般获胜;她还击败另一位“大满冠”前辈王楠;而最终力压张怡宁的是郭跃(她在“关键”一战中以3比0完胜张)……她们均顺利地取得代表国家队参加5月下旬克罗地亚第49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女子单打的资格,并在萨格勒布不时给国人以惊喜。

去年(狗年)10月,乒坛生涯25年的孔令辉在其31岁生日前一周选择了退役,他含着眼泪说“自己要到另外一个岗位去了”。而在上一个狗年的10月,19岁的他第一次出现于在世界大赛的电视转播之中,在亚运会男团决战的关键时刻,顶住巨大压力战胜顽敌,之后又与邓亚萍合作夺取混双冠军。此后12年,他三度闯入奥运会,并狂揽奥运、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11块金牌于一身。

1995年,20岁的孔令辉成就了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个男子单打横板的世界锦标赛冠军。在他之前,容国团、庄则栋、郗恩庭、郭跃华和江嘉良这5位来自中国的世锦赛男单冠军全是直拍打法。曾在欧洲训练比赛的孔深得欧洲弧圈球的真传,再结合中国式的快攻特点,创造出以快速衔接为主要得分手段的两面弧圈打法。凭借着比别人更全面的技术、更少的漏洞和更快速的衔接能力,终于登上了世界乒坛的最高峰。

近年来,孔令辉一再向五次出战奥运的瓦尔德内尔看齐--梦想着成为赛场上的“长青树”与“中国老瓦”。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孔令辉的对手正是自称“对孔有心理优势”的老瓦,而最终倒下的是这位瑞典人,于是,一个新的奥运冠军和新的“大满贯”得主诞生了!孔还“创造”出这样“经典场面”:终于艰难获胜的他狂吻胸前的国旗,仰天长啸,泪流满面……当时,不少外国媒体不约而同地写下类似的标题:“KONG IS KING!”(孔是王!)当然,谁都不能永远霸占乒乓王位,但孔令辉本人至少渴望能够在明年“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上有所作为。

“其实,我自己也很清楚,在瑞典,如果老瓦还想打下去的话,其他年轻选手也许还很难超越他,可在中国,由于梯队建设完备、竞争激烈,因而会不断有非常优秀的年轻运动员涌现,来顶替一些老将……”孔令辉似乎在自叹“廉颇老矣”。

的确,中国不是瑞典,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中国乒乓球界不可能允许任何人有足够的输球机会,于是,江嘉良25岁就挂拍了,王涛30岁也不打了,孔令辉在这个世界冠军“梦之队”里撑到了31岁,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

好在他的“王位”可以由弟子们去继承,虽然这些弟子均为女性,而且都很年轻--全不超过19岁,年龄最小(16岁)的刘诗雯刚见到孔令辉的时候,还怯生生地叫他“孔叔叔”。

在奥运大家庭中,乒乓球只属于“小字辈”,直到1988年才在汉城奥运会上第一次亮相,而近3届奥运赛事前后产生的12枚金牌中有11枚落入中国队囊中。在很多人看来,中国乒乓球队即便夺得亚军也算“失利”。毫无疑问,面对2008,身为教练的孔令辉所感受到的压力和难度显然比当运动员时更大。

他与她们

孔令辉“强迫”女弟子称他“孔指导”,而不许再“辉哥”、“辉哥”地叫了,“得让她们怕我,要不然我们之间没有距离感了,不好管理了。”

起初,最让孔指导感到费心的并非是技、战术指导,而是努力适应怎样和女孩子打交道,如何去洞悉她们的想法。“不断引导和加强沟通”被他看作是一大法宝。比赛训练时,他不苟言笑,一副严师模样;比赛训练之余却常常是“笑话大王”,热情与随意就会暴露出来,在与队员交流、谈心时,充分展现出温和的一面。“女孩子们本来就应该哄的。”孔笑着“一言以蔽之”。

在女弟子眼中,孔令辉是绝对的偶像。“原来我们与孔指导远得就像是一个童话。”姚彦说,“我们之间没有压力也没有代沟。”她本人最喜欢孔指导的幽默,“他说我该瘦些,但就不好好说,非要问我‘把矫正用的牙套脱下来再上场,是不是会轻一点’。” “挺好。”对于带女队员,孔令辉常常这样表示。他“很认真”地举了一个例子:出国比赛时,“她们一个皮箱里三分之二都带着一堆儿零食,居然还带着锅,没事就涮点儿什么,我可以跟她们共同分享美味。”

而弟子们则感恩地表示“要多请孔指导吃饭”--因为她们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只要按他说的去打,基本上这球就有把握了。”在姚彦看来,“他讲的东西是最先进的,我就怕自己听漏了。”

曾经与作为队员的孔令辉配过混双的刘诗雯也说,“听孔指导讲球特别有启发,他的思路非常清晰。” 郭跃则拿赛场1分钟暂停举例,“有些教练恨不能说2分钟,可孔指导则不,往往只说30秒,特别简单易懂,一下子就讲到点子上了,技术讲解得特别细致,然后就让我自己想。”

在孔令辉的弟子当中,郭跃最为“有名”。早在2004年世界锦标赛时,当时16岁的她就是中国队最终捧起女子团体赛“考比伦杯”的成员之一,从而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之后,她又相继获得了2004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巡回赛总决赛的女单冠军、2005年世界锦标赛的混双冠军,并在2006年跟随中国女队成功卫冕“考比伦”。 然而,郭跃却也成为过“问题队员”:或许是一路走来太过顺利,去年下半年,她接连遭遇挫折--国内乒乓球超级联赛中发挥不佳,甚至还被国家队“退回”省队……由此接连缺席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的一系列比赛。所幸,重归国家队后的郭在去年12月的多哈亚运会上夺得女子团体、双打、单打3项冠军,再次用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挥手向自己灰色的2006告别。

可就在今年萨格勒布世界锦标赛队内参赛资格选拔的第一天,郭跃又有些漫不经心,以1:3失利,这让孔令辉大为光火。“郭跃是输在心态上,我并不是因为她输球生气,而是她的精神面貌存在着问题--前两局比赛她完全不在状态,后两局又控制不了比赛,我不希望手下的队员再出现这种现象!”他的指导为郭跃随后几天的爆发埋下了重要的伏笔。随后,郭现身科威特公开赛,再次连克张怡宁和王楠,获得女单冠军。

“技术上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是在心理上。”孔令辉觉得,乒乓球最难的地方,就是心理,“事实上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是这样。而女孩子的想法又多,我要慢慢地开阔她们的视野,让其有大局观,不能纠缠在细枝末节里,更不要钻‘牛角尖儿’。”他说,“中国乒乓球历来不缺少天才,但真正打出来的天才却很少。”他希望队员们明白这一点,“要想超越自己,必须刻苦训练,踏踏实实地做人。”

在不少教练眼中,有“假小子”之称的郭跃很可能会成为中国乒坛第二个邓亚萍或王楠(创造了两个“时代”的人物)。而其打法符合“女子打法男子化”的国际乒坛发展走势。同王楠相比,她更习惯先发制人、每每抢招在前,而且,凭着坚定的神情和凌厉的杀气,虽出招凶狠却稳而不乱,其进攻的成功率相当高,并多次战胜王楠等世界名将,越来越被视作明年奥运会的希望之星。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也是实现孔令辉北京奥运夺魁宏愿的一大王牌。

孔令辉也的确把郭跃当作“重点”。他与另一位教练任国强常常给她开“小灶”,进行多球练习,不停地打在其正、反两手位,并不时地大声提醒“要加快速度”。

他坦言,从技术上看,女队员跟男队员存在很大差距,包括很多意识上的东西。“虽然女子技术男性化已经提出很多年,但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女孩子无论从身体能力还是打球意识上,都跟男孩儿有很大差距,这方面还需要她们自己慢慢去适应。”

据说,在孔令辉首次以教练身份参加封闭训练不久,出差深圳的刘国梁发短信问他感觉如何,回复是:“一看女孩儿打球怎么全是漏洞啊!”

他与他

在孔令辉的故事里,总是少不了另一位主角--刘国梁,比他小1岁。从中国乒坛的“双子星”,到如今国家男女队的实力少帅,这对相识20多年的兄弟,继续站在同一条战壕里捍卫着中国乒乓在国际赛场上的王者风范。

1987年年底,在国家队青少年集训营里,他们第一次见面。不久队内进行大循环赛,结果是:孔得了个“大鸭蛋”,刘赢了一场,对手是孔。不过,他们后来并未“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而是亲如兄弟,结伴一起向上冲,并暗暗“斗胆”发誓“要当世界冠军”……

1995年,孔令辉在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战胜了刘国梁。领奖台走下,孔令辉友好地与刘国梁握手,回宿舍“悔过”般地抱抱头痛哭。“竞争真是太残酷了!”很长时间之后,孔令辉低叹道。“是啊,可是比赛就是这样……”刘国梁扬了扬嘴角。此后,他们两人的世界冠军争夺战更加“惨烈”。 第二年属于刘国梁--他和孔令辉赢得奥运会男子双打冠军,自己还拿下奥运男单金牌,后又获得世界杯冠军。

1999年,刘国梁终于因世界锦标赛金牌而成为“大满贯”得主。2000年,孔令辉也如愿捧得奥运会男单桂冠,也成就了自己的“大满贯”。

“每逢大赛不论我们彼此间的输赢,想的只是多给对方一分鼓励。”刘国梁说,是孔令辉首先打动了他。“也正是这份彼此间坦荡的气度,才让我们兄弟之情醇香长久。”他保证:“我们从未让过一场球--只要是我俩碰上,肯定真打,这涉及到体育道德、奥林匹克精神和做人原则。”

2004年奥运会之前是孔令辉最苦闷的一段日子。当时28岁的他先被判了“死缓”。“2003年我还觉得自己可以参加奥运会的单打和双打,因为我一直是这两项的绝对主力,当时忧患意识还不强,结果最后单打没有入选,双打公布的第一批名单里也没有我的名字。”在后来二轮的队内选拔中,他战胜了闫森和王励勤,才死里逃生地获准第3次参加奥运会。

“说实话,对我们俩而言,从运动员到教练的转换都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孔令辉说,刘国梁和当运动员的时候不太一样,更严格了,“他抓管理和技术特别细。”

而刘国梁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去形容孔的执教风格。“他是个急性子,过去训练完回宿舍,那速度,一般人可跟不上,比他们跑步还要快……”对此,刘的经验是,“别跟着令辉的节奏走路,让他去等你,他走到前面了,发现你跟不上,就会时不时停下来等你的。”

“他做事雷厉风行,很投入,骨子里挺好胜的,所以对队员的要求也会很高。”刘国梁最后表示,“我相信令辉会成为一名好教练的,并在北京奥运会上大有作为。”

他与她

“我退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女友马苏携手走上红地毯。”在第48届世乒赛孔令辉和王皓一起夺得男双冠军之后,他曾公开表白心迹。如今,他不得不“食言”了,并笑称“何时结婚由队员定”。“自己的终身大事也只能为奥运会让路,怎么着也要出了成绩以后才能结呀,希望我的队员能够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如果这样,我会选择结婚的。”

因拍一个广告,孔令辉结识了当时还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生的马苏。“当时一个体育用品需要令辉代言,我是捧这个‘红花’的一片‘绿叶’。”

“她参演的影视作品我很少看,一般都是节奏比较舒缓的,跟我的兴趣完全不同。”孔坦言,自己更喜欢看《越狱》、《24小时》一类的片子。

马苏也很少到比赛现场去看孔令辉打球。“她到现场就紧张,也只能是干着急,就和我妈一样,后来就干脆不看了。”孔为女友“开脱”道。

孔令辉的弟子也很喜欢马苏。她们非常愿意同她一起吃饭,叽叽喳喳聊得特别热闹。“马苏年长些但也大不了多少,与我的队员们谈得特别开心,但与球无关。至于我?插不上话,就低头吃我的饭呗。”孔“自嘲”道。接着他又开了句笑话,“为了自己‘先拿北京奥运金牌再结婚’的承诺,我也会对这几名弟子倾注更多的心血。”

前不久,马苏完成了新作《我的冠军》(电视剧),所扮演的正是一位奥运冠军的女朋友。

 

Dirección : 24, calle Baiwanzhuang, Beijing, 100037, China
Fax : 86-10-68328338
Sitio Web :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
Todos los derechos reservados: China h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