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中明珠--居巢区
文/依凡
魅力居巢
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之滨,有一块古老而年轻的沃土,这里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这就是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
居巢区气候宜人,雨量阳光充沛,境内盛产粮、油、棉、麻等30多种农副产品,是全国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素称“鱼米之乡”。巢湖银鱼、白米虾和大闸蟹被誉为“巢湖三珍”,畅销海内外。
居巢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称“居巢”、“南巢”,从已发掘的银山智人遗址可以表明,距今30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在此繁衍生息。1997年,在此发掘了一座西汉古墓。据考古学家推测,此地为古墓葬群,其考古和史学价值非常之高。如今,这里兴建了一座相当规模的汉墓博物馆,为游人提供了一个旅游、考古、探幽的新去处。楚汉相争时,被楚霸王项羽尊称为亚父的大谋略家范增就是从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演绎了《鸿门宴》的传世佳篇。近代,这里走出了张治中、李克农、冯玉祥三将军,目前,三将军故居都得到了修复、保护,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游人和青少年参观凭吊。
居巢区山川秀美,钟灵毓秀。居巢区是安徽省重点旅游开放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休、疗养区。湖光、温泉、山色是居巢“风景三绝”。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四面山环抱,湖光宜静幽。与古刹中庙隔湖相望的姥山岛,像一只青螺飘浮于碧波之上,岛上塔亭相映,茂林秀竹,花香果甜,令人留连忘返。岸上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2年,经千年而不衰,是皖中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集中之体现。在市区以南,群山环抱中的仙人洞景区,以奇花、奇洞和幽深的山林景色而闻名遐尔。在那悬崖峭壁上有一株千年白牡丹,每年谷雨前后,牡丹花开,数十万国内外游客前来赏花观景,成为皖中旅游的一大热点。市区东郊有温泉景区,因泉水一冷一暖合流而得名半汤,水温在摄氏60℃左右,内含30多种活性元素,可治疗50多种疾病。这里已陆续建起了10多家疗养院和会务中心,成为全国有名的疗养、休闲之地。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聚于此,纵情山水,留连秀色,留下了许多咏叹巢湖风光的佳句名篇。清朝游人孙之方曾赞道:“天与人间作画图,南樵曾说小姑苏,登高四望皆奇绝,三面青山一面湖”。
为发掘和整合沿湖旅游资源,营造以山水见长、以人文文化为底蕴的特色旅游经济,打造滨湖山水城市,该区总投资6.4亿元的滨湖旅游观光大道已破土动工,大道全长38.8公里,28米宽,6车道路基,4车道路面,参照国家一级公路标准来建设。大道建成后,对进一步开发、开放巢湖,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融入省会经济圈,加快与省会城市在经济、旅游、交通和文化等领域的对接,实现合作共赢,都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活力居巢
向改革求效益,向开放求效益,这是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居巢区牢牢抓住这个中心,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城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各项改革方面,强力推进了国有、集体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区长李家法在多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国有集体企业唯有改制才能转换经营机制,才能破解发展难题,才能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才能更新与解放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目前,全区所有的国有、集体企业全部完成改制。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将全区24个乡镇和4个街道调整为12个乡镇和6个街道,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共精简机构31%。适时调整了村级规模,将全区316个村(居)委合并成164个,村(居)委人口由2002年2600人扩大到4300人。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了区、乡、村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推行了“乡财区管乡用”与“村财乡管村用”改革。完善了政府采购制度。规范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行为,加强了对农民负担的监管,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在对外开放方面,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居巢区委、区政府坚持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为方便外商办事,对外商投资立项、办证等手续,实行限时制、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以优美的环境吸引人,以优惠的政策打动人,以优质的服务留住人。栽得梧桐树,引得金凤凰。自1992年以来,全区各类企业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投资领域涉及到机械、电子、农业、建材、纺织、食品、制药、房地产、餐饮等诸多行业。来居巢的外商扩大到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瑞典、加拿大、马来西亚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同时,国内一些著名企业也纷纷落户居巢,合作开发取得了丰硕成果。2006年,全区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5个,到位资金29.6亿元。
实力居巢
近年来,在工业发展上,居巢区坚持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产业并重,发展块状工业与壮大拳头工业并重,不仅涌现了一批省级骨干企业,而且形成了民营经济园、富煌工业园、槐林渔网工业园、中旱锚链工业园以及散兵花炮建材小区等特色园区。目前,园区已拥有各类企业近600家,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3.5亿元。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8个。与此同时,坚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涌现出亚南、百春、南峰等一批民营特色企业。安徽富煌轻型建材集团,成为安徽省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和省民营十强企业,并连续多年挤身全国钢结构前十强。安徽金猴渔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跻身2006年度安徽省年出口创汇总额前50强企业。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居巢区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科教兴区、依法治区、文明建区的战略得到了有效的实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区、乡、村三级医疗保障网络初步形成。今日之居巢,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