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很“绅士”

文/徐筠倩

在英国民众中有很多黑人和黄种人是当地的“土生土长”,生活习惯英国化,讲一口纯正的英语。但是,真正代表英国的只能是金发碧眼略带雀斑的白人。
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人们穿着很整齐,上班族相对正式,不论新旧。如果有穿着大短裤、花衬衫,大大咧咧的年青人,多半是美利坚人。大不列颠的小青年衣着平素讲究品牌、休闲,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中国专卖店的衣服款式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刚刚到伦敦的时候,见到俊男靓女,我经常会投之以羡慕的眼光,可是见多了,又发觉很多人实在邋遢,不论多胖的身材,也不想想好不好看,衣服乱穿。女孩子年纪轻轻,穿着短短的上衣,腹部腰部的冗肉突出着,白晃晃的像“救生圈”一样,在裤腰与紧绷绷的上衣外面之间挂着。嗨,一点不像我们中国人,穿着打扮还是很注意形象的,尤其是女孩子。

我在学校里课很少,没事儿就跑出去打打工。哇塞!真没想到,周围全是漂亮小伙儿美人坯子。在机场附近的小驿站,里面许有多学生打工仔,我每认识一个人就问一下年龄,反正年轻人是无所谓的。初步估计一下就让我吃惊,这些少男少女仅仅十七、八岁上下。有些人很自豪地告诉我,他们的旅游经费全是自己挣的!挣了钱,再去念书。还有一些学生读着全英国最好的大学,假期来挣生活费,已经过了18岁了吗,没有理由再由老爹老娘供着了。

每次我去休息室吃饭,碰到这些十七八岁的男孩子,他们都很有礼貌地给我推开大门。如果碰到我帮他们开门,他们会显得很不自然,一定要我先过去,每遇到这种事儿,我都对他们说:You are gentleman!(你是位绅士)有时我想,或许我碰到的这些男孩子都是纯正的英国人,受过良好的教育,而我也跟他们很熟的缘故吧。

我是学文的,在高中时代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的历史是多么波澜壮阔,令全世界人为之倾倒,而近代史又是多么的屈辱!《中英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割地赔款,让主权与当年国人的自尊心一起在这些条约中沦丧!而我的语言教师在提到单词“Conquer”(统治、占领)时,顺口说了句:“England conquer the world”(英格兰占领了全世界)并握紧了自己的拳头时,那一刻真令我矛盾重重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民族自豪感!

是啊,我曾经见到许多男子贵族学校的学生,衣冠楚楚,身着燕尾服,高大挺拔,集美貌、地位、财富于一身,仿佛是18世纪简·奥斯汀笔下那著名的《傲慢与偏见》中风度翩翩的贵族达西的再现。在英国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生来便继承了万贯家财。英国近代史是日不落帝国雄霸四海的骄傲历史,资本是雄厚的,就连语言都成了人们争相模仿的。

有时,走在巴掌大的伦敦市中心老城,感叹人家的石头建筑几百年没破损,而中国的木质建筑恐怕早被战火烧光了,像圆明园。唉,过去的事就不提了,去大英博物馆瞧瞧,那里面哪样东西是英国的?什么中国展区、印度展区、埃及展区,当我看到那么多几十米长的百多年前的富丽唐皇的地毯、大塑雕从印度搬来,我暗暗在想,不知在印度有多少宫殿被毁,才布置出这么个展区。印度的历史文化被摧毁被砸烂,落后就要挨打!

英国现在发达了,资本积累充足了。我的一位女教师很自豪地告诉我们:英镑可是全世界最值钱的货币。是呀!当年强盗般地四处掠夺,终于建立了强盛的国家,人也绅士了,有礼貌了,语言流通了,英国人到哪儿都方便了。英国人也算没白富,大英博物馆入门是免费的,不知是抢了人家东西心里到底存一分愧疚,还是向世人炫耀自己祖上的辉煌?同时再显示一下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反正对贵重的文物无一不精心保存。

不但中国人,许多国家的人想看自己的文物恐怕都得跑到英国的博物馆去,没有哪种值钱的古物是赠来的。我可是难以把现在这些礼貌有加的英国人与面目狰狞的强盗联系起来。还有法国卢浮宫,有多少中国的宝贝!一个法国人听到我对巴黎的恭维时,佯装很平静,当我问她“难道您不知道法国教育是免费的”时,她马上说:“我当然知道了,但我不想太骄傲!”说完,傲慢地走开了。

我在餐厅进餐时,只好用刀叉。我经常看到许多彬彬有礼的英国人吃起东西极安静。刀叉用得异常轻快,绝不发出声音。这是白人有教养的体现。所以,对于中国人吃饭狼吞虎咽,匙碗噼哩叭啦响声不绝于耳,不时打个饱嗝,在英法两国人眼里,是非常粗鲁的,像个动物一样。

一个法国男生对我们说:“你们中国人吃饭有叭叽声”,是啊,谁能否定?自认为很“小资”的许多上海人自己恐怕都不能否认。可是他们怎么就没看见,许多二三十岁的英国人,站在大街上吃薯条,吃着吃着,还一个一个吮手指头?在中国,别说成年人在街头,就是几岁的小娃娃在家里,吃手指头都是要挨巴掌的。可这在英国很普遍。

还有衣冠整齐的美男子,在餐桌上,擤鼻子声震耳欲聋。可是这毛病儿除了中国人听着极不舒服,好像没那个英国佬听着觉出不得体!

在英伦三岛呆久了,就越发觉得绅士不是说出来的,那是一种与人为善的教养,而不是对别人吹毛求疵的傲慢与偏见。我依然很喜欢这个国家,虽然他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这个国家让人觉得很祥和,人们在这里很平等。许多老年人见到我这个中国来的lady,都和我微笑,那善意的笑容就像照在日不落帝国土地上的夕阳般宁静、深远、隽永。


 

Dirección : 24, calle Baiwanzhuang, Beijing, 100037, China
Fax : 86-10-68328338
Sitio Web :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
Todos los derechos reservados: China h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