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平衡木上行走

文/本刊记者 刘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中国经济工作进行部署时着重指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

来而不往非“利”也

“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中国古训,在平坦化的全球贸易平台上,演化成了“来而不往非‘利’也”。

“一个国家能保持对外贸易顺差通常可以被认为,该国的出口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由此积累了相当的对外支付能力或对外债权。但持续、巨额的贸易顺差则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系薛荣久教授看到最新的海关统计担心地告诉记者。

据海关总署2007年1月10日发布的统计,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是1年平衡,2年顺差,其余7年逆差。而从1990年起,情况就完全改变了,除1993年外,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亿美元,1990-2005年,累计顺差达3977.5亿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计顺差额为2291.7亿美元,2005年为1018.8亿美元,创历史记录。

近年来,过大的贸易顺差,引发了诸多贸易摩擦,使中国贸易政策、外汇政策压力倍增。 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平衡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但2006年贸易顺差还是破纪录地达到了1774.7亿美元。

“持续、巨额的贸易顺差加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若不能有效地化解这一压力,而让人民币继续升值,则可能对随后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另外,顺差国的贸易伙伴、特别是逆差国,势必设置多种贸易障碍、甚至可能不惜牺牲其国内消费者利益,以贸易失衡为由,要求顺差国减少出口或增加从逆差国进口,使顺差国经济遭受巨大困难。” 薛荣久说。

能够支持薛荣久观点的事实是,2005年共有18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63起,涉案金额21亿美元,其中欧盟与美国是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或地区,涉案金额14.8亿美元,约占全部涉案金额的70%。2006年中国出口产品遭遇贸易摩擦的形势更加严峻:截至5月底,共有18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32起,涉及金额4.8亿美元。

拨开中国顺差的“迷雾”

“中国贸易顺差的迅速增长,存在多方面的原因。”薛荣久教授说。“2005年开始的‘顺差突然扩大’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口(主要是设备进口)增速(17%)放慢,与出口增速(28%)拉开缺口。”他认为,经20多年发展,中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且许多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以至于许多国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代了进口品,而且在相关的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大份额。然而另一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大量地从中国进口劳力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严格限制其具有先进技术的产品向中国出口,人为地扩大了贸易差额。”薛荣久说。

“中国现阶段出现的顺差也是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说。2006年11月商务部发布的2006年秋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指出,中国将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贸易顺差,这是国际产业转移、工业化加快发展、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等因素决定的,但中国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生产和销售大幅度增加,也是顺差产生的重要原因。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在2006年中美经贸论坛的演讲中公布的这样一组数字:“200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如果扣除这一部分,中国的贸易顺差仅为175亿美元。”“也就是说,虽然中国出现巨额的贸易顺差,但是实际上,大部分钱是由国外企业挣到了。”薛荣久教授说。

“我们还应该看到,虽然中国的货物贸易出现顺差,但是服务贸易却持续逆差。1997年的服务贸易逆差为56亿美元,而到了2005年服务贸易逆差达到了93.91亿美元,8年间增长了67.7%。服务贸易逆差项目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项目等高附加值的行业。” 李雨时说。

“组合拳”优化结构促进平衡

2007年4月第101届广交会上,广交会沿用多年的正式名称“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将改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改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体现了中国国际收支格局发生根本转折之后国家政策取向的变化。”李雨时说。

2006年12月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中国经济工作进行部署时,会议报告着重指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积极有序地扩大境外投资合作。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为重点,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为重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一直以来,中国贸促会的工作服从于中国外交和外经贸全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分会、中国国际商会机械行业商会展览部副主任王守波告诉记者,“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最近几年我们的工作重心也有所调整。我们在国内经常举办一些国际性的展览会,让国外的一些企业有机会在中国市场上展示自己的产品,开拓中国的市场,甚至对俄罗斯、中亚的一些企业我们还会给予一些展位价格上的一些优惠政策,帮助他们进入中国市场。” “平衡国际收支不是不鼓励出口”,王守波说,“对于资源浪费性、低附加值产品我们要限制出口,但是对于高附加值的产品我们还是应该鼓励出口。关键要调整好我们的出口结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也表示,中国将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的协调平衡发展。目前我国政府已开始采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市场开放、汇率浮动以及扩大进口等组合政策措施来改进国际收支平衡。“具体措施商务部尚在制定中。”李雨时说。


 

Dirección : 24, calle Baiwanzhuang, Beijing, 100037, China
Fax : 86-10-68328338
Sitio Web :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
Todos los derechos reservados: China h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