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甲:“一滴水”中见大海
文/王 南
“十多年前,我去意大利,意大利人把我当成日本人。去年我去意大利,发现意大利人把日本人当成中国人。”
这是王宏甲最新报告文学《贫穷致富与执政》开篇的一句话。在一个言必称弗里德曼(呵呵,连我也不例外),四下被“平”的而不是“圆”的世界所包围的今天,这样一个变化实在不必称奇,可以称奇的是作者笔下此起彼伏,纵横上下的“弗里德曼”味。
严格说来,这部报告文学并没有太多的文学味,封面上还赫然打着“调查报告”的字样。当年拒绝诺贝尔奖的法国作家萨特曾说:只要这世上还存在孩子饿死的事情,文学就是无用的。与这样的论点相近,作者有一个独到的见解:“文学除了让人感动之外,还要切实可行。我写作品要让我的每句话都对人有用,我要让我的报告文学成为让人看得懂、学得会、对人有用的文本。”
在王宏甲看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首推浙江,浙江首推宁波,宁波又以其下属的慈溪为最。30年前,慈溪也是穷人遍地,没有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现在却在中国经济百强县市中排名靠前。在短时间内“群发”富翁,此处被认为是“中国之最”。慈溪有什么优越条件吗?带着这样的谜团,王宏甲深入慈溪实地考察一年。他自称无力细述全国情况,便选择慈溪为踏访对象,本书即是对慈溪这“一滴水”所作的“调查报告”。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先贤管子一语道破为政之要。选择慈溪这 “一滴水”进行深入调研,王宏甲看到了农民在改革开放中克服种种困境,摆脱贫穷的种种努力。
改革开放前,慈溪农业人口高达90%,如今,慈溪从事农业的人口已锐减到10%,大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慈溪不仅超越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且涌现出了新农民。在王宏甲看来,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建设,最本质的是要靠在新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新农民。没有新农民,不会有新农村。
“这些农民最打动我的就是从黄豆大的小零件做起,一点一滴往前做,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做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我想揭示的并非致富的秘密,而是那些创造奇迹的人的精神的秘密,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他们不怕失败,勇于实践,善于学习,是他们致富的关键。”
这部作品并未止于致富表层,而是深入到文化与精神层面,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文化的振兴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也许是因为前沿的思想,也许是因为独到的见解,也许是作者扎实的采访功底,这本书入选了中宣部的“万村书库”工程,由政府采购配送贫困农村,同时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农业部联合推荐为“三农优秀读物”。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王宏甲的第一部报告文学《无极之路》开始,到后来反映新技术革命的《智慧风暴》、反映新教育革命的《中国新教育风暴》再到反映新农村建设的《贫穷致富与执政》,几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引起广泛关注和社会反响,并获得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得益于描述时代发展前沿的东西,有前瞻性,写出事物的发展趋势。这是王宏甲报告文学成功的秘诀,也是许多此类大家如托夫勒、弗里德曼等成功的秘诀。
30年前,比尔?盖茨告诉弗里德曼,如果你必须在一个出生于孟买或上海的天才和一个出生于纽约州帕基普希的普通人之间做出选择,你肯定会选择帕基普希--因为在那里,过上富足生活的概率要远大于亚洲城市。“现在”,盖茨说,“我宁愿成为一个出生在中国的天才,而非生于纽约的普通人。”因为,经济学家们所强调的“进入门槛”早已消失不见,每个人都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里“即插即用”。
在一个平坦的世界里,有这样的书导航,一大批“即插即用”的慈溪正在成形。
《贫穷致富与执政:王宏甲调查报告》作者:王宏甲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2006年5月第1版 原价:28.0元
《蛤蟆的油:世界著名导演黑泽明自传》
他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时,是富士山、艺伎和樱花;他之后,西方世界想到日本时,是索尼、本田和黑泽明。
本书为黑泽明晚年,回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从孩提时代一个孱弱的“夜哭郎”,如何痴迷于绘画和电影,如何幸得启蒙而踏入电影界,最后如何执导《罗生门》等影片而成为世界级的导演……在征服一座一座的高山的生命征程中,将大师坎坷的足迹与不断进取、奋斗的伟大灵魂,娓娓道来。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日]黑泽明 定价:25.00元
《医疗圣经:水是最好的药》
本书解释了一项新发现:身体缺水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源。这些疾病有:哮喘病、过敏症、高血压、体重超重、糖尿病以及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某些精神疾病。美国著名医学博士F·巴特曼会告诉你:你没病,只是渴了。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 作者:[美国]F·巴特曼 定价: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