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挚友--安大夫
文/沈燕
2006年9月2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桑市举行了一次追思会,400多位亲朋好友在亚洲大学医学中心的杜伐尔纪念馆,共同怀念赫伯特·K·安布拉姆斯大夫--一位永远不知疲倦地工作、对人充满爱心、热爱中国的长者。
1913年,安大夫出生在芝加哥,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系毕业后入伊利诺大学深造,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联邦卫生部副部长的理查德大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概括了安大夫的思想发展过程,他说:“安大夫年轻时曾做过一段时期社会福利工作,所以他那种服务热情很自然地会使他立志学医。那时正值大萧条时期,现实使他认识到贫困如何损害了人们的健康。他在科克县医院实习期间看到穷人患病的痛苦更使他印象深刻,因此,安大夫很早就意识到必须实行社会变革,才能改善民众的生活。”安大夫终生都在为困难的人群享有卫生保健而努力。
“二战”末期,安大夫为国效劳,奉命到墨西哥去征集医务人员,为战后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服务。稍后,他被派到中国,参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工作。关于这一时期的工作,他后来告诉别人说:“我的任务主要是重建公共卫生工作,防止传染病。并同中国卫生部门合作处理各种卫生问题。我参与了重建公共卫生体系的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开展防治。”
在山东时,安大夫不顾国民党的封锁,把医疗及其他物资送到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并且把患病的干部接到青岛,进行治疗。他这一年在中国的经历为他终生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奠定了基础。
1952年,安大夫回到芝加哥,在那里创办了拥有4万会员的“联合保健服务网”和“马丁·路德·金健康中心”。他还担任芝加哥医学院社区卫生系的教授和主任。1968年,安大夫担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医学院家庭及社区卫生系主任,从此在图桑市定居并不辞辛劳地为全市人民服务。
在忙于本职工作和家务的同时,他致力于开展“美中人民友好协会”的活动。从1972年到2005年,他先后10次来华访问,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2005年,安大夫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来华参加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活动。这是他最后一次访问中国,虽然已是92岁的高龄,身体虚弱,但安大夫仍然兴致勃勃,到处游览,还特意带了他的两个女儿同行。在桂林,两个中国小姑娘向他售花,他买了花,并同她们合影。
我有幸同安大夫相识已经24年了。1980年,我从北京来到美国,1983年,当时在《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工作的我的父亲和他的一位同事,应美中人民友好协会的邀请,来美国访问,同安大夫在一次聚会中首次见面。安大夫知道我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上学,马上就找到了我。很快我就成了他家中的常客。1984年,我哥哥沈熙来我的大学念研究生,安大夫也热情地照顾他。我念研究生的最后一学期是住在安大夫家的。除了我们兄妹,还有不少中国留学生,也都把安大夫的家当成自己的家。他和夫人不但免费供应食宿,还像亲人一样照顾和教导我们,使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1984年,图桑市长授予我“名誉市长”称号,安大夫陪同我出席了颁授的仪式。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安大夫请他的妹妹把毛泽东主席手书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绣成一条横幅,挂在客厅高处,谁走进他家第一眼就会看见。我想,这就是他的人生观。他曾说:“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安大夫和他的夫人索菲娅都出生在来自欧洲的犹太人家庭,他们是1945年安大夫与墨西哥时相遇的。他们两人相敬如宾,终生互谅互爱。他们和三个女儿的家庭相处得非常和睦。
安大夫90寿庆时,我哥哥沈熙从新泽西州赶回图桑来参加祝寿聚会。2005年早些时候,我和丈夫也从北方(几年前我们离开了图桑市)专程来看望安大夫,当时他已卧病,身体显得很虚弱,但他仍然欢笑着张开双臂来拥抱我们。没有想到这是我同他的最后一次相聚。
在生命的最后三个月里,安大夫为自己的后事作了安排。他会见了想见的亲朋好友,并嘱咐不举行葬礼,把遗体捐献给社会,作为对他所热爱的人民的最后奉献。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的官员听到他病重的消息,赶到图桑医院来探望他,还带了许多书籍、唱片、录像带相赠。他后来对《图桑公民报》记者说:“中国人民是很注重友情的。他们知道我病了,就马上远道来看望我。”
在追思会上,州和大学的许多人先后致辞,发言者也有普通人。一位年轻妇女提到,她在参加一次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示威游行时,发现安大夫也来了,在同参加游行的人们一起聊天时说:“这样的示威抗议,使我回想起许多年前我们反对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出兵侵略埃塞俄比亚时的情景。”
图桑市有两座建筑是用安大夫的名字命名的:一座是皮马县公共卫生中心大楼,另一座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家庭及社区医学楼。不久前,图桑市市长赠予他“杰出的医生和公民”的荣誉称号。
2006年7月1日,美国联邦公共卫生局医务长官授予安大夫“公共卫生及医学卓越成就”奖章。当人们赞誉他时,安大夫常风趣地说:“听到这么多好话是开心的,但我还是别沉浸在其中为好。”
追思会结束前,安大夫夫人索菲娅说:“赫勃,今天人们对你说了那么多动人的话,我要你每个字都记住!”
安大夫离开了我们,我是很伤感的。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忠诚的朋友。但他的精神长存,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沈燕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系统工业工程硕士,现任美国Inter Systems 公司高级工程师。在图桑时,她在当地KXCI电台创办并主持“中国音乐”节目长达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