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时讯



时讯

动向
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在天津举行
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6月26日在天津举行,这次会议是历次亚欧财长会议中,级别最高的一次。会议的主题是更紧密亚欧财金合作,包括三方面的议题,全球经济宏观形势,全球发展问题,两地区千年发展以及深化亚欧财金合作。大会有三项成果,包括主席声明,由中方提出的天津倡议以及加强财长会议有效性报告。
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馆正式开工
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馆5月28日正式开工,这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11座新建比赛场馆中第6个开工的项目,其余5个也将在今年内动工。国家体育馆在2008年奥运期间将主要承担体操和手球比赛项目,总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8万人。国家体育馆毗邻国家游泳中心,由体育馆主体建筑、热身馆及室外环境组成,外形以中国“折扇”为设计灵感,充分体现“绿色、科技、人文”三大奥运理念和节俭办奥运的原则。
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
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据悉,今年首届“航海日”活动的主题为"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
中国研制成功禽流感新疫苗,可彻底切断病毒传播
中国最近研制成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疫苗,它们能够彻底切断致命病毒向水禽、家禽及哺乳动物和人类传播。特别针对H5N1亚型禽流感研制的两种新型疫苗最近已完全成功,并获国家批准使用。


声音
“当前纺织品贸易出现问题责任在于美欧,不能归咎于中国。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做法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文件的规定,更与纺织品一体化的趋势背道而驰,违反了美国自己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6月4日在与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会谈时表示。
“中国处理中日东海海洋划界争端应该注意等距离中间线问题、岛礁在划界中的作用与相关数据、对日方进行充分法律准备等三个要点。” 著名海洋法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中民说。
“由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提出的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危害联合国改革进程,如四国将这一决议草案付诸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6月1日说。

华声
全球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将在维也纳举行
由世界知名侨团奥地利社团联合机构和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共同发起主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暨全球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将于8月15日至1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本次大会的宗旨是: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契机,联合世界上一切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国家和人士,把中国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第二届中国节在尼泊尔开幕
6月1日至7日,在加德满都比兰德拉国际会议中心,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和尼泊尔世界文化网络联合举办了“2005年第二届中国节”,热烈庆祝中尼建交50周年。此次中国节活动包括:杂技及歌舞表演、中国电影展、《把目光投向中国》大型图片展、2008北京奥运图片展、中国工艺品展、中国风筝展、中国邮票展、中国图书展、中国食品展以及商品贸易会等。


国际
中俄和平解决所有历史遗留边界问题
中国和俄罗斯6月2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这次和平解决是两国经过40多年谈判,双方最终都做出让步后取得的外交成果。这使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有望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
中日联合开发东海油气首轮磋商结束
中日两国政府就东海天然气田开发问题举行的双方局长级磋商结束。对于中国方面在东海日中中间线附近进行资源开发,并计划在今年10月投产的“春晓”天然气田问题,日本方面要求中方停止单方面开发并提供相关数据。此外,双方就中国方面提出的由中日双方进行联合开发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谈中,日方表示“难以接受”中方提出的联合开发的建议,但同意双方今后继续就进行磋商。

数字
280亿
2004年,中国在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农业税负担220亿元,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减轻农民负担约60亿元。两项合计,全年减轻农民负担约280亿元。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大幅度下降,下降额为30元,下降幅度为44.3%。税费负担与当年农民纯收入的比例已由2003年的2.6%下降到2004年的1.3%,这一比例将在今年进一步降低。
661个
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公布的《中国的城市环境保护》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共有建制城市661个,城市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1.7%。


人物
李敖:重归故土
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和评论家李敖自1949年经祖国大陆到台湾后,一直没有回过大陆,而且因为有飞机恐惧症,从此没离开过台湾,最远也只到过澎湖。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思念的李敖,一直想回内地访问。他决定今年9月,将以学者身份访问大陆,这是他首次重返暌违了56年的故土。
李敖,1935年,出生于哈尔滨,两岁随父母到北京定居,在北京上中小学,他14岁移居上海,半年后随家人跨海到台湾。1960年代,毕业于台湾大学的李敖以孤傲反叛的青年思想者姿态崛起于台湾,一本《传统下的独白》一夜之间洛阳纸贵,《老年人与大棒子》、《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等宏文,更大胆批评当时保守的文化政策,指摘社会弊端,挑动大范围的思想论战,一时间激励时世,鼓动风潮,犹如给当时沉闷压抑的台湾社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他主持下的《文星》杂志,继雷震的《自由中国》后,竭力推动自由主义思想在华人世界的传播,成为当时台湾进步的文化思想中心,一代年轻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他也被称为台湾继胡适、殷海光之后最有代表性的自由主义者。李敖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矛头直接对准他的文化围剿、保守势力的全力打压、著作被查封、被禁止出版,正值盛年的他被迫搁笔,甚至要靠卖旧电器谋生,最后仍以文贾祸,1971年因"叛乱罪"被判刑10年,在黑狱中度过5年春秋。狱后,蛰居几年的李敖于1980年代复出,其间曾有再次入狱的经历,但他以不屈的"文化罗宾汉"姿态,重行展开口诛笔伐大业。1987年以后,台湾解严,言论开放的空间逐渐扩大,李敖的创作量有所减少。1990年代他的发言舞台转向电视媒体,电视言论节目《李敖笑傲江湖》影响力甚大,近年来又在凤凰卫视开办了《李敖有话说》栏目,甚得观众喜爱。
肖天存:获2005年度英国政府环境界最高奖励
在前不久由英国“碳信托基金会”和“周日电讯”联合举办的全英减碳创新及工业运行的大赛中,来自中国的牛津大学化学系肖天存博士获得2005年度“碳信托基金会”发明奖。这是英国政府环境界方面的最高奖励。肖天存获得该奖是因为他开发出了两个活性和稳定性极好的催化剂。利用这些催化剂,可以将从垃圾填埋场或农作物及牧场中产生的废生物甲烷转化为氢气或高等级的柴油和汽油。
肖天存1987年毕业于中国西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到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多相催化。1993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其间,获1990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3年,肖天存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到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试办了《中国清洁生产杂志》。1999年,肖天存应英国皇家学会的邀请,到牛津大学奥富森催化研究中心作合作研究。2000年5月起担任催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现任牛津催化研究中心主任,牛津催化公司的创立人。今年3月,获得英国碳信托基金会优秀发明奖。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