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今日视点 >

今日视点



讲起到菲律宾教汉语的那段经历,陈舒亦很留恋:“将来有一天当有人翻看对外汉语志愿者的名册时,会看到我的名字,能作为首批派往国外的对外汉语志愿者,对我来说是无比荣耀的事情。”

去菲律宾教汉语

刘 琼

刚刚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的陈舒亦,正在漳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忙碌着。九月初正是新生入学报到的时间,新生见面、开会、安排寝室,担任辅导员的她常常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同一办公室的老师还都没机会了解这个新同事。陈舒亦,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向海外派遣的汉语教学志愿者成员之一,几个月前刚刚从菲律宾回来。

人生中值得把握的机会

“我只想把握好人生中的每一次机会,增长自己的才干,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一点一滴的经验。毕竟大学都要毕业了,不再像高中生那么生涩了,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就会好好把握。事实证明,这此志愿者活动确实给我带来了生活的新契机。” 舒亦说。

陈舒亦的母校福建师范大学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定的对口学校之一。每年都会有菲律宾的教师来中国接受汉语培训。据有关国际统计机构提供的资料,目前在国外使用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近一亿人,有约100个国家在各级各类的教学机构内教授中文课程。相对于国外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学习汉语人数的急剧增加,各国汉语教师严重匮乏,许多国家纷纷向中国提出了派遣汉语教师的强烈要求。2003年菲律宾商联总会文教组曾铁锋先生就向福建师大提出派遣志愿者到菲律宾从事汉语教学的要求。

从提出志愿者计划的4月到志愿者到达菲律宾的6月,第一批志愿者的准备时间并不充裕,其间还因为“非典”(SARS)的原因差点让该计划夭折。历经种种波折,6月6日,在国家汉办的组织协调下,由福建师范大学派赴菲律宾的汉语教学志愿者一行19人,终于乘上了飞往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飞机。

陈舒亦和其他志愿者是在到达马尼拉时,才拿到教材的。由于当时正值“非典”时期,志愿者在当地接受两周的医学观察。利用这14天,17名志愿者又做了二轮试讲,晚上再由带队老师进行辅导。6月20日,志愿者即奔赴各自的接收学校开始了汉语教学的志愿服务工作。其中9名志愿者被分配在马尼拉及周边的4所华文学校,另8人分别被分配到了菲南部的密三密斯、中部的描戈律和怡朗的4所华文学校。陈舒亦当时就分在了菲南部棉南老岛的密三密斯省奥三密斯市光华中学,教中学四年级的学生。

赴菲的对外汉语志愿者的遴选工作十分严格,报名的人也很多。陈舒亦是由大专升入本科的学生,大专时学的就是师范类的中文教育。因为这个专业优势,以及普通话二甲,闽南话不成问题(在菲华人大部分讲闽南语),再加上在大学时就是学生会副主席,这让她在志愿者选拔中脱颖而出。 陈舒亦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们十分支持女儿参加这次志愿者活动。当时菲律宾的局势动荡,许多想去的同学因为父母的阻止而没有成行,所以陈舒亦对这份支持格外感谢。然而毕竟儿行千里母担忧,陈舒亦在国外的10个月里,父母每个星期都要打一次电话,爸爸还从国内给陈舒亦寄去菲律宾的地图。“父母觉得我从小到大的生活太顺了,一直没有受到什么挫折,希望我出国锻炼一下。而我自己也认为,这次志愿者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扩大眼界,加深汉语教学认识的机会。”

初识菲律宾的汉语教育

现在回想起来,要想让菲律宾孩子接受还真的很难,从美式的自由散漫的教学方式到中国式的严谨的教学方式,孩子们总有一段适应的过程。陈舒亦说,对于这些菲律宾的孩子,她采用的是引导和适当的强迫相结合。

初到菲律宾,生活上的不习惯倒是其次,工作上陈舒亦也遇到不少头疼的问题。毕竟是不同的国度,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菲律宾采取的美式的教学方式,老师的教学很松散,孩子们上课也很自由。他们有时会大声讲话,甚至会在教室里走动。陈舒亦则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头一个月的时间都花在整顿纪律上来。中四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既不可以太严厉以免引起反叛,又不可以太温和因为他们的自觉性还不够。陈舒亦只有采取将拼起的桌子分开,调换爱讲话的孩子的位置的方式来整顿纪律。舒亦还在认真的调查之后,做了很多奖励的项目,也设计了很多种奖励的表格,她还鼓励孩子们之间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经过一个月的调整,孩子们基本上能够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课了。在她的汉语的课堂上,陈舒亦听到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每一堂课上都有许许多多的小手举起来。“中国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要有规矩,这种教学方式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他们以后会明白无论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论作什么,也都有一定的规则需要遵守。”

然而陈舒亦也发现,由于前面的基础打得不是很好,她带的中四的学生连简单的造句都有困难。于是,陈舒亦常常思索菲律宾的孩子汉语水平普遍不高的原因。在与菲律宾的孩子接触,与菲律宾的汉语教学方式接触后,她发现:首先是没有汉语环境。菲律宾华人其实是非常注重孩子的汉语教育的,但是由于自己平时工作很忙,孩子小时候通常交给菲律宾女佣抚养,华人的后代逐渐被菲化了。即使在家中,家长与孩子通常也是用菲语或英语沟通。“没有汉语的环境,只有每天下午两个小时的汉语课,孩子是很难学好汉语的。”其次,菲律宾本地的汉语老师的汉语本身也是二传手,因此在普通话的语音、语调方面,汉字的笔画、笔顺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个别语法错误和别字。这对孩子当然是会有误导。另外一些华语学校把汉语作为母语来教学,这对于实际上以汉语作为第二、第三语言孩子的学习是很吃力的。而且由于高考中并没有汉语考试这一科,许多菲律宾孩子的汉语学习也并不那么重视。 在菲律宾,地区的中文老师一起也经常开些讲习会,请中国的一些知名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来演讲。在棉兰老岛的中文教师讲习会上,陈舒亦还和其他的一些中文教师私底下交流一些关于教学模式,好的教学经验等问题,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自己所喜爱的中文教学的事业,想把自己的知识以最易接受方式传递给菲律宾的孩子们。

从培养孩子汉语兴趣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菲律宾的孩子们学好汉语,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汉语的兴趣。那么自己要做的就是从洞悉孩子心理入手,提高课程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舒亦说,“菲律宾是个讲多种语言的国家,他们的语言的能力都很强,菲律宾的孩子完完全全能够学好中文。关键在于教学法上的问题,只要方法得当,菲律宾孩子的中文水平不会比中国孩子差到那里去的。”

对汉语学习没有兴趣是孩子们汉语学习最大的障碍。菲律宾华文学校曾对孩子们做了一个小调查,“你为什么学习汉语?”2%-3%的孩子是因为兴趣,70%-80%是父母逼着学的,剩下的是无所谓。陈舒亦很善于洞悉菲律宾孩子的心理,为了培养他们对汉语的兴趣,陈舒亦从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入手。比如开始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们对F4感兴趣,她就会在课间讲些关于流星花园和F4的故事。孩子们逐渐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大眼睛的汉语老师有了好感,对汉语课也逐渐有了兴趣。

“只有加强训练,才能减轻他们对汉语的恐惧感”。通常300-500字的作文,陈舒亦会降低要求,只让他们写十句话左右,而且是写些日常生活中的东西,比如,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喜欢的老师等等,降低难度,让学生们对汉语学习不再排斥。讲解生词时,她把重要的、常用的词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编排故事。这样的思考空间很大,不拘泥于任何内容,学生学习华语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她还利用最新的新闻,如“神州五号”升空等,让孩子们上台发表看法,锻炼口语;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汉语游戏,让学生们认识学习汉语的乐趣等等。陈舒亦告诉记者,“我们这一批志愿者出发的时间很紧,准备还不够充分。如果有机会可以带一些光碟,图片过来,让孩子们对中国有更多感性的认识,会更增加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

在与菲律宾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陈舒亦发现菲律宾孩子对中国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一次,舒亦布置了一篇作文“我所知道的中国”,学生们写的都是历史课本上的东西,如长城、黄河等。他们对中国的现状知之甚少,大部分的菲律宾孩子认为中国非常落后。有个菲律宾孩子参加夏令营,背了一大包东西去中国,机场安检的时候,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大包的矿泉水。甚至一些爱国华侨对中国现状的了解也不多。只有那些经常回中国做生意的华侨商人对中国才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感叹于中国的变化之大,变化速度之快。

令陈舒亦欣慰的是,她的班上有些孩子对中文,对中国十分感兴趣,经常拉着她询问一些关于中国的事情。有个小男生去过中国,很喜欢中国,并且希望以后去中国经商,就经常会问舒亦一些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小女孩,报名参加“东南亚华裔少年寻根之旅”的活动。她在去中国之前就经常向陈舒亦询问:西安有什么古迹,有怎样的历史之类的问题。舒亦也经常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比如地理、人文、名胜古迹、小吃等等,鼓励孩子们有机会亲自到中国去看看,这些趣味性的小知识引起了孩子们对中国的向往。

相处中,孩子们也对陈舒亦产生了很深的感情。陈舒亦所在的光华中学把校庆日定在了中国的国庆日,10月1日。这天按要求每个中文老师都要编排一个节目,陈舒亦带领的是一群小学的女孩子们。她们学习跳舞的欲望很高,也比较好带动。尽管只能利用每天课后的一点点时间,可是舒亦和孩子们的节目编排的很认真,表演的很精彩。“每次排练完后,孩子们看到我,就会飞奔过来,扑上来大叫‘陈老师’”,舒亦谈起这群可爱的孩子嘴角就泛起快乐的微笑。

陈舒亦特别珍惜自己当志愿者的这份经历,“这段工作对我的整个人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让自己更成熟,也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深有启发。” 她说如果有机会、有可能的话,自己会尽力为中国的对外汉语这个事业做出更多的努力。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