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创办人、美国太子行总裁杨应瑞
东 平

 |
海外儿童赠送给福利院孩子们的玩具。 |
在天津武清区杨村镇松鹤园小区内,昔日的荒地上,如今矗立起一座漂亮的现代建筑——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
这座专门收养孤残儿童的福利设施,将在7月12日开业。这对于美籍华人杨应瑞先生来说,多年的梦想得以实现。
杨应瑞总也忘不了,那年,他行走在美国一条商街上,无意中看到了一张公益海报。海报上刊登着一个小女孩的照片,下面这样写道:“最重要的是什么?不论你在银行曾存了多少钱,你住过的房屋曾有多大,或你驾驶的汽车曾是多么豪华?一百年后,这些都会变得不重要了;然而,这个世界将会有所改善,因为你曾经在一个儿童的生命中是‘重要’的。”
这张海报,深深触动了杨先生的心。他感到,自己多年倾心去做的救助孤儿的工作,其价值和意义不正是如此吗!
给女儿快乐人生的慈爱父亲
故事追溯到11年前,杨应瑞在美国创建的太子行生意兴旺。为了经营和拓展业务,他经常要到中国各地出差。在频繁往来中国途中,他看到了一些被父母遗弃的幼小孤儿,内心很感怜惜和慨叹,并萌发了要收养一个中国孤儿的念头。当他再一次来天津时,便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天津方面的人士,请他们帮助自己领养一个女孩。当时中国还没有外籍人士领养中国儿童的专门机构,事情能否办成,他心中并没有底。
 |
杨应瑞和太太、女儿欣怡在一起。 |
就在杨应瑞忙完工作,即将返回美国时,得知天津方面已帮助他找到了一个刚出生不久,可以领养的可爱女婴。杨应瑞马上打越洋电话与太太商妥,决定收养这个小女孩。
杨应瑞夫妇为小女儿起了个中国名字“杨欣怡”,英文名叫“MELISSA
JOY”,皆有“快乐”之意。他说:“我们夫妇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女儿的一生,快快乐乐,很开心。我们做父母的,能给予女儿的最好礼物,就是为她铺垫一个快乐的人生。"
自从小女儿欣怡来到了杨应瑞夫妇的家中,他和太太就像亲生父母一般地疼爱和照顾她。杨太太原来在一家公司里做管理,工作非常繁忙。当女儿欣怡长到3岁时,她果断地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专心照料小欣怡。此后,妈妈便日夜陪伴在小欣怡身边,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欣怡上学后,杨妈妈每天中午给女儿送饭到学校,美国同学的午餐最多只有汉堡或三明治,大家都羡慕欣怡的可口饭菜,羡慕她有这么一位慈爱的妈妈。
看到女儿欣怡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天分,杨应瑞夫妇为她请来老师,买来钢琴,尽量为她创造学习音乐的良好条件。现在,欣怡的钢琴演奏得非常不错,还是学校里能歌善舞的文艺活跃分子,一谈起可爱的女儿,杨应瑞和太太的脸上便浮现出无比欣慰、幸福的神情。
对于女儿的身世,杨应瑞夫妇并没有向她隐瞒。他们认为,要使欣怡的生命快乐,一定要给她正常的心理,健全的心灵,让她学会坦然面对现实。在欣怡上小学三年级后,他们告诉了她被收养的经历,并请她最信任的班主任老师帮助她解释。后来父母又带她去参加中国领事馆举办的中国领养儿童联谊活动,让她看到有那么多和她一样的孩子在健康地生活。
聪明的欣怡很快明白过来了,她动情地告诉父母:“你们这么爱我,就像我的亲生父母一样,我也会加倍爱你们的。”
 |
新落成的现代化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 |
爱,在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中深深扎下了根,欣怡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中也懂得了爱。当她得知了父亲亲手创建的天津孤残儿童福利院即将开业的消息,一定要和父母一道去天津看看这些孤儿。连欣怡的同学们听说她要来中国参加儿童福利院的开业典礼,也送来许多可爱的洋娃娃和公仔,托付她带给天津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
有人说,杨欣怡真幸运,养父母给了她这么深厚的爱,也将完全改变她的人生。而杨应瑞先生却这样说:“幸运的也是我们。欣怡带给我们那么多从未有的快乐!她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从小小万金油起步的成功企业家
在家里,杨应瑞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商场上,他又上一位善于捕捉和把握商机、务实稳健的商界英豪,成功的企业家。
祖籍广东汕头的杨应瑞,具有潮汕人的优良品性:吃苦耐劳,精明能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敢为天下先。11岁时,他跟随哥哥离开家乡,投奔在香港生活并不富裕的外婆家。他小小年纪经受了异域他乡的无奈,知道了谋生的不易,暗下决心要勤奋读书,日后干出一番事业。
1969年,杨应瑞在香港念完中学后,考入美国旧金山大学社会学系深造,之后又考取夏威夷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杨应瑞拿出全部积蓄,甚至卖掉房子,筹集了5万美元资金,在旧金山开办了一家公司,取名“太子行”,销售自制的减肥茶,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公司开办不久,新加坡虎标牌万金油制造商到旧金山寻找开发美国市场的代理商。当时虎标牌万金油在亚洲早已声名远扬,听到消息,有十几家大商号竞相争当万金油的美国总代理。制造商却选中了资历不深的小企业“太子行”,令所有申请代理的企业大跌眼镜。
杨应瑞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天,他在电视上看见,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美式足球明星蒙坦纳在球场上扭伤了背。他立即发去慰问电并寄了一些万金油。也许是万金油的的疗效显著,也许为杨应瑞的细心和诚意感动,不久,蒙坦纳通过代理人找到杨应瑞,表示愿意为万金油拍广告。
当时,蒙坦纳如日中天,拍广告的最低价是30万美元。杨应瑞坦率地告诉蒙坦纳的代理人,自己刚创业,广告费最多只能出2.5万美元。他的坦诚打动了蒙坦纳,著名球星应允了杨应瑞的条件,为他拍了广告。
蒙坦纳的万金油广告刊出后,虎标牌万金油的销量直线上升,当年营业额增长了七八倍,并顺利进入了各类超市,成为被美国主流社会接受的惟一的中成药。
代理万金油的成功,为杨应瑞带来了广泛的商誉。世界各地不少著名厂商慕名与太子行联系,商谈代理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事宜。目前,“太子行”除了万金油以外,还代理了多种中成药及中国生产的保健品,已发展成一家颇具规模的企业集团公司。它立足旧金山,面向全美国,并在马来西亚、中国和中国香港设有分公司,并在中国内地开办了有数家合资企业,涉足商贸、生产、加工等多领域。公司生产配制的“太子牌花旗参系列产品”,在美国华人市场占有率高达80%。公司在新疆和天津建立的大蒜冷干厂,其加工的大蒜丸畅销全美。“太子行”还与中国著名中药生产企业天津天士力集团密切协作,为该集团的名牌产品“太子金”牌安心丸在美国市场销售开辟了成功的渠道。
成功无侥幸。杨应瑞在美国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二十年,取得了骄人成就。他也成为美国主流社会公认的成功企业家,先后获得优秀企业家奖、杰出中药奖等荣誉。
充满爱心的慈善事业家
杨应瑞既是一位成功企业家,又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慈善家。
虽然离开中国40多年,他仍然十分关心中国,为中国的发展强盛而高兴。大陆水灾,台湾地震,他不仅带头捐款,还在华人社区牵头发起募捐赈灾;他尽己所能,帮助大陆来美的新移民,资助孤老孤儿,还通过国际中国专业教育协会,帮助中国培养商业企业家。十多年来,做了多少有利中国的社会公益事业,连他自己也数不清。
收养了女儿杨欣怡之后,杨先生更深切地感到,中国仍有那么多孤儿需要帮助。而当时中国办理领养孤儿的机构很少,领养程序也尚未健全。于是,杨应瑞便在1994年亲手创办了美国慈亲基金会,专门帮助中国孤儿和美国希望收养这些孤儿的家庭。经过基金会热心细致的联络工作和具体操作,几年当中,共为近百个有心收养孤儿的家庭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更为这些孤伶儿童找到了温馨家庭。
杨先生总是说,女儿欣怡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乐和愉悦,从收养她的那一刻开始,我内心深处的梦想就萌芽了:那就是要在中国开办一些孤残儿童福利院,给更多不幸的儿童以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有了美好的梦想,要把它变为现实,并不是一件易事。杨应瑞远在美国,对中国有关政策法规并不熟悉,又从没办过孤儿院。于是,他收集资料,了解中国情况,作设想规划,与中国有关机构联络,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
他始终相信,梦想能够成真。后经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的介绍推荐,杨应瑞同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民政部等机构取得了联系,并多次为筹办儿童福利院事宜进行商讨和实地考察,后经与民政部的多次商谈和审核程序,终于达成了美国慈亲基金会与天津市武清区民政局合作的项目,在天津武清筹办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美国慈亲基金会首期投资30万美元。这也是中国政府机构批准的第一个中外合资创办孤儿院的项目。
项目上马了,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投入了兴建。但问题随即而来,儿童福利院要实施现代化科学管理,必须要请内行专业人士操作实施。正当杨应瑞为此事焦虑时,朋友为他引见了世界宣明会(中国办事处)总干事陈思堂医生。宣明会是世界知名的慈善机构,已在中国开办了不少慈善福利项目,又有专业培训养护孤残儿童人员的经验,因此杨应瑞非常放心地邀请世界宣明会负责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的管理。而意想不到的是,世界宣明会又主动投入资金,在儿童福利院内再办一个儿童康复中心。这样,儿童福利院的三个合作方共投资达655万元人民币,共同建设一个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能够容纳100名6岁以下的孤残儿童的福利设施,并面向社区,为残弱儿童提供康复培训及相关服务帮助。
去年末,新落成的天津武清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开始试运行,首批收住了14名病残儿童。在医生例行检查中,发现其中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婴需尽快实施心脏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杨应瑞把情况告之有关民政机构,传来的消息是,他们认为做这项手术的费用太高,恐怕难以承担。杨先生得知后万分焦急,因为放弃,就可能意味这个可爱小生命的悲惨结束。杨先生和福利院管理层经过商议后作出决定:孩子的手术一定要坚持做,费用由福利院全部承担。
不久,这个女孩在天津医院做了心脏手术,非常成功。两个多月前,当杨先生前去儿童福利院看望时,这个手术后的小女孩已能和保育员们逗着玩了。
当问起杨先生,当时为何坚持去做,没有放弃?他说:“不应放弃的。一个生命是多么重要,一定要想方设法去挽救她!”
杨应瑞经常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很重。他力求把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办成设施、设备先进,护理、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典范,探索依靠社会力量办好现代儿童福利机构的新模式,为国解难,为民解忧,施善于孤儿,收益于社会。
杨应瑞坦率地说:“中国的慈善事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这些年变化很大,拔地新起的高楼大厦,甚至比美国还要漂亮。但不光要‘硬件’,更要注重‘软件’,注重在社会管理机制、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学习、改进和提高。我希望有更多海外华侨华人,来为祖国多做些慈善事业,无论什么领域,什么形式。但这远远不够,还希望有更多国内的‘大款们’,能把更多的钱投入慈善事业,用在最需要帮助的人们身上。”
“我觉得,不少有钱人很在意穿什么名牌,开什么名车,住什么豪宅,这当然也重要;但比起能改变一个儿童的命运,能在他生命的最初,给他一个良好奠基,让他的生命更有意义,这不是更重要嘛!百年以后,我们的生命不存在了,但你在这些儿童生命中曾起的‘重要’作用,还将继续地延存下去。”杨应瑞发自内心地这样说。
相关服务:如有自愿捐赠天津武清民政局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和志愿服务者,请与儿童福利院院长邓玉华女士联系。
联系方式:电话:(86)22—82103391
传真:(86)22—82103941
E–mail:
patsytang@wvi.org
地址:天津市武清区杨村镇泉旺路松鹤园小区5号楼4门401室
邮政编码: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