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专题
CEPA:香港经济发展新商机
本刊记者 徐晓燕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央出台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放内地部分城市居民赴港个人游、允许香港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等多项强劲支持香港经济的政策;启动了包括兴建西部通道在内的多项改善深港通关条件的措施;原则同意兴建珠港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跨境大型基建项目;推动粤港、沪港、京港之间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一个个有关香港经济发展新商机的话题成为正在北京出席“两会”的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谈论的热点话题。其中以CEPA为最热。
代表委员们呼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比什么都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驻港联络办主任高祀仁认为,香港发展的新机遇来自内地经济崛起为香港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来自中央政府对香港经济的大力支持。他形容这种支持力度之大、成效之好是“空前的”,“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机会就在眼前,”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伍淑清说,“未来发展关键在于港人自己把握。”
她说,“以《安排》为例,它消除了过去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间的一些障碍,促进了资金、人才、货物的流动,实现了内地与香港在经济领域间的互补互助,为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一项制度性的保证。”
伍淑清认为,在这新的机遇中,香港不同的群体会得到不同的发展机会,但无论是普通百姓、商家还是政府官员都需要新定位、新思维,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充分认识并利用内地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商机。
香港恒兴基立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施祥鹏委员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实施,对香港经济的发展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支持与爱护。
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后,香港经济更显活力,不单是我,大多数香港人脸上的笑容都越来越多了。香港股市从8000多点升到了13000多点,春节期间零售业增长一成,楼价也在上涨,失业率则在下降。对于今年的发展,香港人十分乐观。港人有创新思想,有打拼精神,再加上祖国的支持,香港在经过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事件的洗礼后,一定能焕发更加夺目的色彩。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青年工业家协会创会会长蒋丽芸曾投资北京燕莎商城,现在从事科技产品的研发。她以自身的经验指出,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或许不同,但港人一定要发挥讲求实效、善于应变的特点,积极进取,把握商机。
她说,《安排》是内地与香港在世贸原则下签署的协议,内地部分市场提前1至3年向香港开放。这是港商进军内地最具优势的方面,港商要把握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世界集团董事总经理郑家纯表示,香港必须抓紧与内地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互惠互利,结合内地的生产优势,共同向国际市场进军。
郑家纯十分看好“内地因素”。他认为,国家战略机遇也是香港的机遇。内地经济快速增长将会拉动香港经济发展,使香港分享国家战略机遇期发展的成果。
他说,2007年世贸协定将在内地全面落实,香港将面对国际挑战。未来3年对香港经济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港人要紧抓机遇,共创繁荣”。
代表、委员们普遍表示,稳定是香港繁荣发展的前提。伍淑清、蒋丽芸指出,目前,在经历了多年低迷之后,香港经济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转机。在这关键时刻,香港各界应该把全部精力用在把握机遇、发展经济上。“只有繁荣、稳定的香港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商”,“才能保持东方之珠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