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台港澳同胞、华人华侨的问题
“两会”召开以来,我刊中文版的对象读者台港澳同胞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向我们提出了一些他们关心的问题,我刊汇总以后,作出如下回答。
1. 问:中国第四次修宪将在宪法哪些方面作出修改?
答:除了提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外,在保护私有财产、保障人权以及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都有诸多方面作出修改和补充。
2.
2004年中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一费制” (在对中小学的杂费、课本费标准经过核准后,核定一个收费标准,只向学生收取一项费用,任何其他费用都不能再收)的收费办法;进一步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严格规范高校收费行为;坚决禁止基层政府、有关部门或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取任何费用,或向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摊派。
3.
非典过后,2004年中国政府卫生事业的重点是什么?
答: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二是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三是积极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4. 中国新领导集体执政一年,改革工作呈现哪些新特点?
答:第一,改革方向和思路更加明确。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定》,不仅指出了改革的总体目标,也在许多关键问题上明确了方向。第二,紧扣新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有序推进各项改革。第三,一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行政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农村体制等关键领域的改革取得突破。第四,各地区、各部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明显增强。
5. 关于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2004年中国政府有哪些措施?
答: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每年可使农民减轻负担48亿元。从2004年起,要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2004年农业税率降低可使农民减轻负担70亿元。
6. 2003年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效果如何?
答: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继续推进,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的改革加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实现利润3784亿元,比上年增长45.2%。银行、证券、保险业改革稳步推进。制定并实施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方案,改革了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国有保险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明显进展。
7. 中国政府为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做了那些工作?
答:在2003年,为继续落实“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三条保障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支出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用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助资金由2002年46亿元增加到92亿元。全国有2235万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的补助资金779亿元,比去年增长11.3%。地方财政也会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8.中国政府如何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答:中国国务院决定,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清欠要从政府投资的工程做起,同时督促各类企业加快清欠。
9.2004年,中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目标是什么?
答:2004的预期目标是,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2004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再就业补助资金83亿元,比去年增加36亿元。
10.目前中国反腐败工作的重心是什么?
答:透明国际组织明确提出,医治腐败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国家廉政体系,目前中国反腐处于与腐败分子的相持阶段,主要任务是要构建国家廉政体系。
1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什么?
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无论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重塑东北,增强活力,企业在振兴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这一主体在东北的二次创业中,将起到主导作用。东北振兴说到底就是企业的振兴。企业将成为第一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