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
本刊记者 邓树林
长期以来我们的政府同时扮演着两种角色,一方面政府是管理者或叫管理人,同时,政府又在很多方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当事者或者叫经济人。政府经济人和政府管理人的角色缠绕在一起,很难搞清。很多问题都出在这里,成为阻碍政府体制改革的一个深层原因。我们的政府,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大量参与和干预资源配置活动,直接或间接控制着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包括贷款和投融资项目。政府还大量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例如搞开发区、展销会、外资引进,等等。更重要的是,政府还占有许多能够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垄断经济部门。此外,政府行政审批的权力过分宽广,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过于干预十分普遍,这些都使得政府行为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这种政府管理体制模式,可以称为经济建设型政府╋权力政府。长期以来,人们所讲的官商联手、官制资本结构和政府寻租等行为,其最深刻的制度原因都在这里。温家宝总理在很多场合讲过,这种政府体制状况应该进行根本性变革,政府的主业不是大量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市场交易活动,而是市场服务和公共服务,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市场服务型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
任何政府都有一个先天的毛病,就是希望自己的权力越大越好,即所谓“政府权力扩张偏好”。本届中央政府改革的一个过人之处,是特别强调政府权力的依法规范、依法设定和依法约束。中央政府制定并实施《行政许可法》,就是一个突出的实例。《行政许可法》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行政许可法》的意义非常重大,它的全面实施很可能将对中国政府管理方式和政府体制的改革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同时,它对解决当前政府管理行为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矛盾,也会产生有效的作用。一个是现在政府包揽的行政权力过大,拥有几千条行政审批权。《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即行政审批行为的意义做了合乎法律规范的解释,对行政许可的制度设定进行了严格规范,从而有利于依法制约政府过度行使的行政权力。另一个问题就是政府的侵权行为相当严重,目前最典型的案例是政府对土地的征用,出现了大量低价强行占用农民土地的现象,使许多农民处于失地,失业,失保(失业保障)的境况。现在老百姓的上访,60%左右同政府征用土地相关。按照《行政许可法》的条规,这种行为完全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