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体制改革开始破题了
本刊记者 邓树林
新一届中央政府在政府体制改革的思路和理念方面,有许多新鲜的东西,它已经触及到有关政府治理方式的改造问题,如果再说得深入一点,已经在许多问题上触及到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发展、变革和创新。这当然是一个渐进和扬弃的过程。
过去我们的政府体制改革进行了多次,但成效甚微。过去的改革主要是在精简政府机构问题上兜圈子,一个是精简政府机构规模,一个是精简政府人员规模。但由于没有真正搞清楚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职能和主业是什么,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一旦精简机构的政策实施发生松动,机构规模和人员规模马上反弹,甚至往往超过原有规模。这个怪圈始终没有走出去。再有一个特点就是过去的政府体制改革比较强调政府行为的自律,即政府行为的自我行政约束和自我道德约束,外部强制性的法律规范约束和公共监督则比较薄弱,政府的自我量度权很大。由此,使政府管理行为的缺失和错误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正。
新一届中央政府在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些很有特色的改革思路和改革理念。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很多重要场合,都讲过一些很重要的思想和观点,提出了在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基础上推进政府体制改革的思路。明确提出从转变政府的基本职能入手,建立市场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并准备建立一套以《行政许可法》为核心内容的政府法律体系,调整和约束政府的权力。这标志着中国政府体制在更深层次上的改革开始破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