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

 

 


政协不是清谈馆
——从北京市政协看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中国各级政协的重要职能。政协虽然没有被赋予决策权和立法权,但是说话管用、举足轻重。”谈到中国的“政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政协委员林志远深有感触地说。

从“老头子、找茬子”,“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最终到“说了不白说,有效还要说”的“政协”流行语变迁,不难看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有这样一组统计数字:5年来,北京市政协向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提交了68项调研报告,其中有10项调研报告获得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评选的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奖;5年来,北京市政协委员围绕首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提案6492件,平均每年开展调研活动130余次、3000余人次参加。
  

实际上,北京市政协已从最初几个工作组的规模,发展为站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专家学者、各族各界的角度为国为民建言献策的重要力量,其关注范围也越来越大。从关系国计民生的首都城市发展规划到普通百姓身边的小事,坚持不懈地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为民族复兴贡献才智。
  

此间政治学者表示,政治协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反映了民意,集中了民智。
  

10年前,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有的说完就完了,现在没有一个是“白说”和没有答复的。从1995年,北京市委下发的《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到1998年的《关于办理民主党派提案的工作程序》,再到2002年4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北京保障民主政治的措施已制度化。2002年底,北京市政府有关领导专门到市政协常委会通报5年来的提案办理情况。如今,北京市开展政治协商的方式越来越多:从北京“两会”期间的集中协商、专题协商,到会后的议政会制度。据统计,近5年来,北京市政协先后就重大工程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社会保障措施、如何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食品卫生安全等召开了14次议政会,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绝大多数被党和政府所采纳。

北京市政协委员陶沙是位语言文化教授,他推敲“政协”二字时说,“政者正也,协者力也”,就是“鞭策使之正”,就是“勤劳、立功、做加法、动脑筋”。陶沙说,人民政协是个大舞台,具有很大影响力。影响力是指对人和事物所起的作用而言。
  

最近三五年,北京城市建设和危旧房改造进展迅猛,城市现代化和古城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在轰鸣的推土机声中,北京市政协向北京市政府力谏诤言。在2002年的两会上,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刘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抓紧制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皇城保护规划》。2002年3月30日,刘淇在接到北京市政协的《关于尽快通过和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紧急建议》后,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如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经出台,多年为保护文物奔走呼号的政协委员舒乙看到规划如期完成,几乎吸取了委员们的全部合理建议,北京城文物保护已扎扎实实地向前迈了一大步,深感欣慰。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统计显示,北京市九届政协五年来的提案全年办复率逐年增高。九届一次会议立案1051件,办复980件,办复率93.2%;九届四次会议立案1291件,办复率上升至99.6%;到了九届五次会议,提案办复率达到100%。

北京市政协委员杨明兴说:“政协不是清谈馆,不是花架子,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消息来源:新华网)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