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两会”新风貌
林琳
三月的春风再次沐泽北京,吹向全国,中国和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人民大会堂。今年的“两会”由于是换届的两会,新面孔自然特别的多,但最让人侧目的却是今年“两会”的新风尚。
今年的“两会”吹拂着三股新风,一是勤俭节约之风,二是群众观念之风,三是清新明快的文风。
勤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会”剪报无纸化;代表委员使用剪刀尺子需写借条;“两会”使用的车辆电脑严格限制;会议期间不发纪念品……,这听起来仿佛有些过分,但却是“两会”期间实实在在的节俭之风,令人感动。现如今,各民族群众对“两会”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是把“两会”的会风看成是建设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风向标”与“实践场”。一年之际在于春,“两会”带来了新风尚新气象,这一年有了新的希望。
群众观念之风在本次“两会”上劲吹。比如说,往年享受的交通特权没有了。“卡头不卡尾,交替放行是新的规定。即当前一个‘两会’车队通过后,到会路线亮起红灯30秒,让上班族放心通过。”少扰民是所有委员与代表们的共识。“记得去年‘两会’期间,所有的车辆行人暂停脚步,望着‘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大车小车鱼贯而过,那种情景历历在目,今年就不同了,‘两会’车队不再与民争道,这样做很不错。”一位维族老大爷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着内心的感慨。的确,今年的会风有了很大改变,代表委员中的部分省部级官员放弃专车,而同普通代表委员们同坐大巴,增添了许多官民交流,共商国事的机会,了解了很多平时无法了解的情况。亲民之风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
再说清新的文风,从朱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到其他领导的工作汇报,少了长篇大论,少了繁文缛节,更多的是反映出现的问题,谈论解决的方案。让各位委员代表听得清楚,让所有的百姓看得明白。这才是开给所有百姓的“两会”。
三个小小的会风之变,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工作作风的变化,体现着务实节俭高效和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精神,仿佛春风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