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报评中国实行机构改革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 题:中国实行机构改革旨在尽快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中国国务院秘书长、国务委员王忠禹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作了说明。中国实行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入世后加快实行市场经济的需要,其核心是新设“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由此,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将进入最后阶段。
国有企业改革迄今一直把重点放在消除赤字等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上,实行了股份制和合理化。但是,除了大中型国有企业外,国有企业改革未能取得显著成果。今后,中国将以发展迅速的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对象,大胆出售全国大约17万家中小型国有企业。
此外,大中型国有企业也将出售过剩的生产设备等国有资产,增强竞争力。地方政府将设立同样的机构,负责处理地方所属的国有资产。此举的目的在于明确责任,防止国有资产在处理过程中不当流失。
但是,中国政府也承认面临困难。王忠禹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工作,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不过是改革的重要一步。要让这个委员会真正发挥作用,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课题,比如国资产出售标准和手续的立法等。
值得一提的是,需要制定让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标准。除了能源等与国家安全有关的领域之外,国有企业还要控制哪些领域呢?当务之急是不让地方政府任意把出售利益转为投资,而用作严重不足的社会保障财源。
另一方面,机构改革方案把负责宏观调控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整合将撤销的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产业政策和中小企业政策等核心部分,加强其职能。负责外贸政策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将吸收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流通业审批部分,改称“商务部”。另外,在食品安全日益引关注的情况下,中国新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
(稿件来源: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