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民族地区的春天
林琳
举世瞩目的十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两会召开之际,正是中国民族地区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时,又恰逢十六大后,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本次会议是十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第一次会议,是一次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重要历史使命的会议,十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集中了各民族的优秀代表,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与委员,其中,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有415名,占代表总人数的13.91%,政协的少数民族委员有262名,占委员总人数的11.7%,都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充分体现了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历年的两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和各族代表委员们一起共商国事,谋求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去年两会期间,江泽民在参加宁厦回族自治区代表团的小组讨论时指出:“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新路,为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朱总理则对对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提出殷切的希望:“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全面规化,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步实施,下定决心使广袤的草原水草丰茂,使祖国的北疆山清水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使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倍感温暖,也增添了无数的信心和力量。
如今一年过去了,各民族地区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领导,也提出新的目标。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列确提出,西藏自治区今后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平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力争每年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2003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148.5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云其木格明确提出2003年的发展目标是:GDP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5%。
两会是春天的足音,两会是人民的希望。 各民族地区都将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