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期待着——不断涌现的中国机遇
刚刚开幕的十届一次政协会议和即将召开的人大会议引来了众多海外人士对中国更加关注的目光。
澳大利亚众议院议长尼尔·安德鲁说:“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一架满载中国客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降落到悉尼机场,我们没有理由不欢迎一个不断发展的中国。”
机上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商务客人和旅游者。中国人已经成为别国教育、旅游和各种经济层面的消费者,成为其它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者,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为世界“街坊和邻居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和好处。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公民出境游人数将达到1亿人次,是目前亚洲各国的总和。
香港《南华早报》题为《中国为何能在十年中主导世界经济》的文章分析说:“中国人的收入增加将如何使其它国家受益呢?旅游业是一个中肯的例子。旅游业是否能使他国受益将取决于观光国与中国之间的收入差距。例如,马来西亚和泰国从中国人的观光旅游中获得了不少好处。它们的人均收入与中国相近。中国人的旅游可以为它们创造就业机会。”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上,《一个强大的中国可能促进其邻国的发展》的标题一语中的: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以上,增长幅度超过该地区的所有国家。低工资、充盈的劳动力市场和廉价的货币快速地促进出口的增长,而中国奉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又强有力地吸引着外国投资。
巨龙腾飞,不是所谓的威胁,而是难得的机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关系部主任托马斯·道森说:“实际状况完全不同于人们的感受。中国取得的成就不是建立在牺牲东南亚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的。”他说,恰恰相反,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一起在服装、鞋类、家电产品等领域取代了工业化程度较强的一些国家。道森说:“这是一种健康的而不是令人不安的发展趋势。”
“实际情况是,中国每出口价值1美元的产品,它就将92美分用来进口。"
日本《世界经济评论》刊登日本世界经济研究协会理事长小岛清的文章,题为《中国是可靠的主导者之一》。作者以经济研究者的身份声言,中国经济的跃进绝不是威胁,而是商机。中国是构筑东亚经济区和平与繁荣的“可靠主导者之一”。
CLSA新兴市场咨询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吉米·沃克分析,这些进口产品展示出亚洲国家之间一种越来越强烈的贸易趋势,而这种趋势正在重新将亚洲地区塑造成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日趋繁荣的经济区。那些将自己与通向中国的商品供应链联在一起的公司和国家将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新的好处。
沃克说:“中国的复兴对亚洲乃至对全世界来说决不是一种一方获利另一方受损的游戏。”
世界期待着——可信任的责任大国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外敌的工事。今天,它的图案被放在中国涉外旅游饭店标志的正中。当外国游客站在曾经烽火狼烟的长城垛口回望,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已经在无战事的情况下相安多年。而且,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角色,在缔造亚洲与世界新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香港《信报》在预测“两会”后的中国外交政策时说,十六大后中国的外交有连续性,因为中国希望富强,更希望加强对外的经济联系,融入全球经济,因此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唯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着重搞好国内的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市场磁吸效应,才能持续中国崛起的进程。
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
让我们用一位国外分析家的话来结束这篇报道:“世界必须开始放下对中国根深蒂固的怀疑态度,认真看待其出色的成功故事。历史会证明中国的崛起将是全球化实验中的主要催化剂之一。”
(信息来源: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