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当我们踏入宁波的时候,夕阳正笼罩着这座美丽的城市。
无论是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还是普通的老百姓,谈及自己的城市,都会亮出四张“名片”,那就是“宁波景”,“宁波港”,“宁波帮”,“宁波装”。
宁波确实太美了。除了人们早已熟知的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河姆渡遗址、中国私人藏书第一楼的天一阁、历史悠久的木结构建筑保国寺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园林古迹、古代水利、宗教圣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相辉映的画卷。
古代水利它山堰
宁波人旧时的生活场景与北方人是完全不同的,中华民族文化起源之一的河姆渡遗址,反映出7000多年前此地的先民是在水边、河岸,钉上木头桩子,在上面搭阁楼。可以说宁波人世代都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000多年前奉江旱时咸水上溯,涝时洪水泛滥,当地人们饱受其苦,因而修建它山堰。它山堰位于鄞县西南它山之侧,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但仍基本保持原貌。
堰长100多米,面宽近5米,上下各有36级。堰身为木石结构,用每根重数千斤的巨石打桩。它山堰设计上很巧妙,涝时水流七分入江、三分入溪;旱时七分入溪、三分入江,是一座结构奇特、建造精密的古代水利工程建筑。沧海桑田,古河道变迁,它山堰已成遗迹,现在古河道上的四根槽柱,还镌刻着古时的“测水尺”、“回沙闸”等古人遗墨,
目前,它山堰已引起古水利工程界的注意,海内外研究此堰的人越来越多。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烟波浩淼城中湖
走入宁波,最打动人视线的是无处不在的湖光山色。
从宁波市中心驱车东去15公里,就是东钱湖。东钱湖是浙江省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积有22平方公里,是久负盛名的杭州西湖的4倍。湖的四周群山环抱,历史遗迹和美丽的传说与山水相融。无风之时,湖面像是一块碧绿的凝玉。
东钱湖开凿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留下了陶公钓鱼矶石、二灵夕照、白石仙坪等十大胜景,以及南宋石窟“补陀洞天”,元塔二灵塔,王安石庙等70余处古迹和大量南宋石雕。世界昆虫分类学专家周尧昆虫博物馆、书法泰斗沙孟海书画院、蝴蝶阁等著名文化长廊也坐落于此。
在市中心还有一处备受市民青睐的月湖。呈狭长之形的月湖,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当时开凿的还有日湖。日月合璧,形成宁波市中心优美的风光带。近几年来,随着游人的大量增多,景区的辟建力度加大,月湖景区面积已达28.6公顷。如今的月湖,不但烟屿、柳汀等十大景观风光依旧,十多处明清风格的古建筑也被妥善保存。游客漫步月湖边,看百丈杨柳,听悠扬乐曲,格外惬意。
梁祝文化园中园
一曲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她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千百年来仍经久不衰,堪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各地梁祝遗迹虽多,但国内保存最完整的要数宁波鄞县的梁山伯庙。
梁山伯庙地处余姚江畔。相传古时的余姚江时常泛滥,汹涌的江水发出“龙嘘”之声,因而此地又名清源九龙嘘。梁山伯在此任县令时力治水患,受到百姓爱戴。为了纪念他和祝英台,而建此“梁圣君庙”。
以该庙为主体的梁祝文化公园是以梁祝故事为主线,集亭、台、楼、阁、榭于一身的江南仿古建筑群。从“草桥结拜”、“十八相送”,到“楼台会”、“飞蝶滑彩虹”,各景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园中有园。由此而兴起的梁祝婚俗节更是盛况空前。
天童森林公园是宁波另一处别具特色的园林。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既有原始森林粗犷之奇,又具东方园林细致之美。它是我国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
千年古刹阿育王寺
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笃信佛法。他毕其一生精力,在世界各地建造了8000余座精美的佛塔。宁波市区太白山麓华顶峰下,就有一座国内现存的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它始建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禅宗名刹“中华五刹”之一。
阿育王寺因内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而闻名中外。舍利塔高46.7厘米,内悬真身舍利,安放在金碧辉煌的舍利殿内7级石塔亭之中,塔后有释迦牟尼卧像。寺后侧壁的石雕(四大金刚)及法堂壁上的“十六王子”砖雕,其神态逼真,气韵生动。舍利殿上至今还悬挂着宋高宗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和宋孝宗御书“妙胜之殿”的匾额。
阿育王寺规模宏大,殿堂巍峨。有大佛殿、舍利殿等建筑600多间,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寺内完整地保存有“大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撰的《宸奎阁记》碑等古迹。阿育王寺结构古朴,集建筑、雕刻、园林、绘画、古迹名胜之大成,深为国内外旅游者及佛教徒所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