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练在国外
文∕伊丽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澳大利亚女孩纽贝里战胜中国选手,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的冠军。纽贝里赛后激动地说:“假如不是9年来一直跟着王教练练习,我不可能取得这块金牌。跳水从来就不是澳大利亚的优势项目,这块金牌的功劳完全属于王先生,是他的到来改变了一切。我对他充满感激,夺冠之后我在感谢上帝,因为是上帝给我们派来了这么优秀的教练。”她说的王教练就是中国人王同祥
王同祥作为原中国跳水队教练,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协助总教练徐益明带出了高敏、熊倪等许多优秀运动员。14年前,王移居澳大利亚,成为澳大利亚跳水队的总教练,为澳大利亚培养出纽贝里这样的高水平运动员。
50年来,中国应邀向123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36个体育项目2547名体育教练人员。
帮助发展中国家
据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介绍:“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派遣援外教练曾是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无偿援助,财政每年拨专款用于开展援外教练工作。从1957年向越南派出第一支援外教练队伍,至今中国向亚洲、非洲、拉美共88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2324名援外教练。”
这期间,被派往瓦努阿图的乒乓球教练刘民忠训练的队员在2004年的南太平洋运动会上夺得瓦国乒乓球史上第一枚金牌;中国羽毛球教练方凯翔率领马来西亚羽毛球队战胜世界头号羽毛球大国印度尼西亚队,夺得1988年汤姆斯杯赛亚军;体操教练苏师尧在科威特辛勤耕耘十载,所带队员在1983年第二届阿拉伯体操锦标赛上夺得团体冠军和男子项目的7枚金牌,在阿拉伯和科威特体操界史无前例;体操教练黄健1990年代中赴约旦执教,聘期从1年延长到6年,使约旦体操从无到有,被称为约旦“体操之父”。
第一位到泰国执教的中国跳水教练姚木荣1989年来到泰国,在泰国整整工作了14年,他训练的队员先后为泰国夺得15枚东南亚运动会金牌,1995年亚洲锦标赛的1枚金牌、3枚银牌,以及1998年第十三届亚运会男子跳台、男子3米板两项铜牌等优异成绩。
前后三次赴巴基斯坦援外的田径教练陈梅玲,同其他8名教练一起,从选才、基础训练、组织比赛开始起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帮助巴女子4×100米项目的运动员在第四届南亚运动会上夺得铜牌。
自2003年开始,中国向墨西哥派出了包括跳水、游泳、体操、羽毛球、乒乓球等13个项目的36名优秀教练员组成的教练团,其中有12名教练是培养出世界冠军的教练。教练团抵墨后仅用两年时间,经他们训练的运动员在泛美运动会、墨西哥全国运动会和奥运会选拔赛等大型运动会上就获得246块金牌,154块银牌,109块铜牌,使墨体育界感到了巨大惊喜。跳水教练马进所带队员,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中获得了1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她所训练的运动员罗曼被评为墨西哥最佳运动员的第一名,她本人也受到时任墨西哥总统福克斯的亲切接见和赞扬,被誉为墨西哥的最佳教练员,并被授予奖励。
实力赢得信任
近年来,中国教练开始受聘于美洲、欧洲、澳洲国家,并且依靠运动成绩和执教能力赢得信任。
在2007年末,美国女排在中国教练郎平的带领下,取得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资格。郎平的执教能力再次得到了美国排协的肯定,称她是美国排球史上的传奇教练。
郎平是中国体坛上世纪80年代的标志性人物,她所在的中国女排曾经多次夺得世界大赛冠军。1990年代后期,郎平曾执掌中国女排教鞭。后来,她到国外执教。
在意大利联赛执教的5年间,她带领摩迪纳队和诺瓦腊俱乐部队,每年都拿冠军奖杯。
2005年2月,郎平出任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2008年1月8日郎平带领美国女排重新集结,全力备战北京奥运会。
朗平的队友姜英1990年退役后到澳大利亚,担任南澳洲体育学院女子排球队教练。她带过的队员克丽·波特哈斯特,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夺得沙滩排球冠军。2005年底,姜英出任澳大利亚国家女排主教练。
方岩是继郎平、姜英之后,第三个执掌外国女排帅印的中国人。他已经在法国戛纳女子排球俱乐部执教十几年,带领戛纳女子排球队11次获得法国联赛冠军,10次获得法国杯,两次获得欧洲冠军杯冠军。2007年4月7日,51岁的方岩受邀出任法国女排主教练,但是方岩只是承诺执教两个月,任期结束后继续担任戛纳俱乐部主教练,并以顾问的形式继续为法国队出谋划策。
体操在美国不算热门,但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就连夺团体、全能、自由操3枚金牌的肖恩和她的中国教练乔良还是引起了爱荷华州的轰动,他们得到了州长的接见,并且被授予"金钥匙",成为爱荷华州荣誉居民。
乔良是前中国国家体操队队员。1990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学习英语,同时担任当地体操学校助理教练。1998年开办"乔氏体操学校",并在那一年碰到6岁的肖恩·约翰逊。10年当中,在乔良的精心指导下,肖恩迅速成长,2007年刚刚转入成年比赛后就获得3枚金牌,乔良也因此成为美国体操女队主教练。
陆莉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曾以10分的高分征服所有裁判,赢得高低杠项目金牌。如今,她在北加州自己开设的俱乐部任教。因为带出的学生经常在全美比赛中夺得全能和团体冠军,美国体操协会将"全能冠军俱乐部"的招牌送给了她。
存在文化差异
刘加诒在英国执教已经13年,仍然会和选手产生很多摩擦。
58岁的刘加诒是前中国国手陈新华的启蒙教练。他说摩擦来自语言、文化和对乒乓球理解的不同。在中国执教,他为队员过分依赖教练、缺乏自主性而烦恼,如今,身为英格兰队主教练,最让他头痛是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师徒平等,队员不听话,教练想管不能管。
童辉10年前离开中国跳水队,已在澳大利亚执教7年。此前他曾在加拿大执教。对于中国跳水队长期“独霸天下”的局面,童辉认为是国家文化差异和国家体育体制管理差异的体现。他说,澳大利亚大多数家长把孩子送来练跳水,只是为了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在澳大利亚,政府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投入并不大。澳大利亚跳水队,只要政府认同教练,队伍的管理和训练就全部由教练执行。”澳大利亚队目前仍然采用走训制度,类似国内的业余队伍。
李矛,曾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羽毛球男单亚军董炯的教练,1999年到韩国执教韩国国家队。4年时间内先后带出奥运会亚军孙升模、2003年苏迪曼杯冠军选手之一李铉一。2005年初,李矛接受马来西亚羽毛球协会邀请,去该国执教。在他的调教下,马来西亚天才运动员李宗伟成为国际男子单打第一名。2007年李矛重新回到韩国队,担任总教练。
仅凭肢体语言就把韩国人练习成冠军的李矛说:“我是职业教练,到任何地方当教练得有职业道德。在我的眼里,比赛就是比赛,我必须带领我的队员战胜所有的对手,而且我觉得能够出来到外国执教,本身就是一种骄傲,这说明了我国的羽毛球水平高。但是,我个人还是非常希望在中国队执教的,因为中国究竟是我的祖国,而我则是一个品种百分之百纯正的中国人,我时刻预备着为祖国效力。”
链接:奥运史上的中国第一
1、首次出现在奥运赛场:
1924年5月,3名中国网球选手自行参加法国巴黎第8届奥运会网球表演比赛。尽管预赛时被淘汰,但这是中国人首次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
2、首次派人参与奥运会:
1928年5月,中国派观察员宋如海出席荷兰阿姆斯特丹第9届奥运会。当时,宋如海正在美国留学,他由美国乘船前往荷兰,出席了赛会。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派人参与奥运会。
3、首次参加奥运会比赛:
1932年7月,中国派代表团参加美国洛杉矶第10届奥运会,代表团共6人,但运动员只有刘长春一人。此次参赛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
4、新中国成立之后首次参加奥运会:
1952年,中国大陆第一次组团参加芬兰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代表团一行40人赶到赫尔辛基时,奥运会已进行了10天,只赶上参加男子游泳比赛,运动员吴传玉100米仰泳预赛成绩是1分12秒3。
5、第一个奥运会奖牌:
1960年,中国台湾的杨传广获得在罗马举行的第17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比赛银牌。这是中国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枚奖牌,杨传广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奖牌的中国人。
6、第一个获得奖牌的中国女子:
1968年,在墨西哥城举办的第19届奥运会上,台湾女将纪政以10秒4获女子80米栏铜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获得奖牌的中国女子。
7、中国恢复在奥运会合法席位,重返奥运赛场:
1984年7月,中国派出有225名运动员在内的体育代表团参加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这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
8、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第一天,许海峰获得男子手枪慢射比赛金牌。这不仅是本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也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在这届奥运会上,吴小旋获女子步枪三种姿势项目的冠军,成为奥运史上中国第一个女冠军。
9、第一位冬奥会金牌女运动员:
2002年,杨扬在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先后获得女子500米和1000米短道速滑比赛冠军,成为第一位获得冬奥会金牌的中国女运动员。
10、第一个团体项目冠军:
1984年7月,中国女排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冠军。
11、第一次申办奥运会:
1991年,中国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没有成功。
12、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人:
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林莉夺得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并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
13、第一次举办奥运会:
2008年8月,北京,第29届奥运会。
14、香港第一位奥运冠军:
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香港选手李丽珊夺得女子帆板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