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体育大国了吗?

中新社 闫晓虹


北京奥运会上,气贯长虹的中国军团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其势凶猛地向金牌发起冲击且捷报频传。当我们在自豪地盘点得金数量并奋力登顶之际,我们似乎也应保持头脑冷静扪心自问:中国离真正的体育大国这块金牌还有多远?
相对于1984年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时的举国狂喜以及1988年兵败汉城时的垂头丧气,今天中国人对待奥运金牌的心态已日趋平和。在奥运会这场由世界各国体育爱好者组成的竞技游戏中,中国的软硬实力可在某种程度上借此体现,但它毕竟不是衡量中国全面腾飞的终极标志,我们权且可将它当作中国再出发的一个崭新起点。
诚如萨马兰奇所言,中国这个国家必将重回巅峰,北京奥运会将会加速这个过程。而在北京奥运会所能为这个国家带来的东西中,最基本的一点也许就是它能告诉中国人,你们重拾自信心的时候到了。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国人而言,以奥运为代表的精英体育更多是一种表率、演示和树立标准作用,比如姚明,他可极大带动中国青少年的篮球热情。而群众对体育的态度则和国家经济状况、国民受教育程度等密不可分。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连肚子都填不饱,如何有心情去强身健体?
谁也不会否认,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使中国的现代化有了长足进展。1978年到2007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番增长,这组天壤之别的数字为中国体育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极好切入点。
无疑,举办奥运对中国而言是接受一次综合素质的不折不扣“大考”,同时它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成熟度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业内专家认为,一个国家奋力向上的精神气度可展现在奥运冠军身上,但更多还是要通过普通参与者的举手投足来体现。中国并不是刻意展现“金牌第一”,而是要展示一种蒸蒸日上的精神和兼容并蓄的气度。
与此同时,中国也可发现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体育项目上,金牌优势只能代表运动员在某些项目上的优势,它并不一定能说明中国就是体育大国,也不一定能代表中国体育运动普及的水平。中国还不是体育大国,无论是体育设施还是体育人口,中国与那些世界一流的体育大国还有一定距离。
随着奥运会如火如荼的展开,有网友热烈地倡议将8月8日设为中国“体育节”,应者甚众。多数人认为,尽管中国的竞技体育近30年来取得了骄人成就,但群众体育仍滞步不前,特别是中年人和青少年从事的体育活动量太少,还达不到健身强体的要求。故此,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必将引来全民的关注和参与,从而达到全民健身之目的。
可以预见,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极大促进中国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反而又将为中国培养未来的高水准奥运选手打下基础。显然,中国正在摆脱“重竞技轻群体”、“重金牌轻参与”的诟病。
奥运盛宴的狂欢过后,中国现代化的脚步依然要持续不断地向前推进。除了金牌的总数,人们更关注奥运会后国家治理水平是否将更上一层楼,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否更为通畅无阻。
而收获这样的金牌才是最具有意义的。
中国有句俗语道:是金子就总会发光;是真金将不怕火炼。
《今日中国》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杂志订阅

Copyright © 2008 ChinaToday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