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1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旅游>


旅游
到哪里过年?


到哪里过年

曦文

回归派:到山西寻找过年味

每逢农历岁末,山西省榆次市的农村便开始挑开廊檐上的蛛网,扫净灶台上的灰尘,家家户户张贴春联、窗花以及色彩艳丽的年画,一派过节的喜庆。这一套约定俗成的习俗,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这里的春联,多用吉庆的字眼儿,表达人们希望来年兴旺,生活幸福,消灾免难的愿望。贴春联最醒目的地方,是在农家的大门上,这是一家人的脸面,一定要选用吉祥的内容,符合本家实际情况的语言来表达对未来生活追求的良好愿望。而且在猪、羊、鸡、鸭的窝、圈内,也要写上“猪羊满圈”;在牛圈、马圈,则贴“六畜兴旺”的春联。

山西人过年,吃的当然少不了饺子。有时,人们还把面条和饺子一起煮着吃,称其为“银线缠元宝”。在穷困的山村,吃不起饺子的当地人过年有蒸馍的传统,玉米面和荞麦面混合的馒头是留给自己吃的,少量的白面馒头是送人的。

春节最热闹的活动还属当地人自演自娱的社火。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据统计,全省约有200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在榆次最富特色的表演是阁跷类,它以道具制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惊险动人而为广大群众喜爱。

榆次老城的焰火晚会也是重头戏。进入榆次,一路上听到炮竹声声,在路边不时有大朵烟花绽放,把天空装扮得五彩艳丽。似乎整个榆次的人都出动了,挤到老城城隍庙里看灯会与烟火。榆次是山西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前期就有了城市的雏形。榆次老城以城隍庙为中心,从清虚阁至北大街牌楼,南北大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商铺民居建筑对称排列,占地面积一百万平方米。建筑斗拱交错、重檐飞翘,组成了庙、市、街、景合一的特有的明清风格宏伟景观。

提示一:

山西每年春节期间举办晋商社火节,平遥古城有灯会和民俗表演;乔家大院举办抬棍,背棍,跑旱船,抬花轿等民间社火表演;在山西与乔家大院齐名的榆次常家庄园也会有盛大的社火演出。

提示二:

榆次的小吃有很多,城隍庙内有很多烤羊肉串小摊档,价钱很便宜,从一块钱四串到一块钱两串都有,这里羊肉串的味道好得不得了,羊肉的香味特别重,而没有膻味。

耐寒派:到东北看雪

以往到东北看雪,看的不过是吉林的雾凇、哈尔滨市的冰雕,近两年东北新推出的滑雪项目和雪乡旅游大受欢迎。2003年东北首次成为中国旅游的热点地区。

如果你身在哈尔滨、牡丹江看不到一丝的雪迹,甚至在去“雪乡”的路上也只看到若有若无的残雪,不用担心,“雪乡”的雪仍然厚可盈尺。“雪乡”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称呼,因为这里每年都有半年的时间下雪,雪最厚可达两米,人们便亲昵地称之为“雪乡”,它真正的名字是双峰林场。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这里曾是一个林场,因智勇双全的杨子荣而闻名。

从前这里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开办了林场之后,才有了人气。但是,树砍光了,要种出人工林来还不知是哪年的事。”在林场工作了30年的董文和说,“现在整个林业系统都困难,工人不比农民还有土地,在沟里除了土豆,种不出别的东西。”开发了旅游,工人们的经济条件有了好转。

林场不大,也就几十户人家。大部分都是木结构的房子,极尽朴实。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着春联,窗口都挂着红灯笼,映衬着屋顶上、墙角边、柴堆上、树枝上……无处不在的白雪。最诱人的还要数小木屋房顶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厚还顺着屋檐垂着下来,简直就是巨大的新鲜出炉的鲜奶蛋糕。傍晚的雪乡更漂亮,夕阳斜射,把篱笆的影子射得很长,一条条的金色光线给白色的画面勾上一道道金边,煞是耀眼。每家院里都有一座铲雪开道时堆下来的小雪山,鱼呀,肉呀,往雪里一扔,吃时绝对新鲜。

许多林场职工将自己的住房用于出租。董文和与他的母亲及儿子住在一起,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在董文家出租的小屋里,干净的火炕上铺着软软的被褥,一到晚上就有一种带着柴火香味的温暖就在小屋内蔓延开来。再加上墙上的年画,小桌上摆放的瓜子、花生、糖果等,更给小屋增添了一种温馨的感觉。

董文和家的年饭有黏豆包和东北特有的酸菜馅饺子, 直爽热诚的董文和还会拿出自酿的“小烧”与合得来的客人边喝边聊家常, 小屋的温暖与50度酒精的作用让人觉得惬意和放松,在这雪的世界里恍恍惚惚地睡去。

  

出行提示:

从哈尔滨出发,可以坐早上5点发车的游21次列车,票价是15元。车行约5小时,到海林市约为10点。从海林市到长汀镇,下午两点有小火车,还可打出租车。小火车票价是每人12.5元,而出租车一般是80元。如果想在当天就赶到双峰林场,搭小火车是来不及了;班车可以,只是人挤一些。

住宿提示:

可以住在场部招待所,每人30元一晚,每个房间6个人,没有卫浴设施,可以在饭堂开火,伙食费另计;如果住在老乡家,每人约10到15元一晚,取暖用的是火炕,厕所在院外,伙食费约每人每天20元。

滑雪提示:

东北的雪场中最著名的还属黑龙江省的亚布力滑雪场、二龙山·龙珠滑雪场,吉林省的北大湖滑雪场。它们都是目前中国一流的高山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是中国最大的国际级旅游滑雪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东195公里。北大湖滑雪场成功举办过许多专业性比赛,而且周围风光优美。二龙山滑雪场的最佳优势就是位置,距哈尔滨市仅仅65公里,开车1个小时左右就可到达,价格相对优势较大。

唯美派:古镇安昌的春事

浙江省绍兴的安昌古镇在春节期间会举办腊月风情节。绍兴因为出了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而闻名,当地的人和事也因鲁迅的作品而广为人知。小桥、流水、人家,是对江南水乡古镇最为简洁而传神的描述。水乡小镇安昌也不例外,两岸人家也是临水而居,几十步就有一座拱桥,岸边搭着长长的廊棚。河水并不清澈,三三两两地泊着乌篷船。镇上的居民都在自顾自地忙活,仿佛不会被外面纷乱所打扰。

廊棚下的生活应该就是最地道的安昌式生活了。一长条的廊棚兼具许多项功能,它是当地人进行交易的场所,一溜摆满各种摊子;它是镇上人进进出出的主要通道;同时,它也是各家的私人领地,吃饭、烧饭、干活都在廊棚底下进行。因为有了廊棚,这里的生活是公开的,谁家今天吃什么,谁家做腊肠了,邻里知道得一清二楚;而且,他们也乐于和别人分享,他们就在廊棚这个公共场所里进行着自己的个人生活。我们不时地看到,当地人端着个碗,坐在廊棚下,或者倚在桥上,也有人把沙发搬到廊棚下,困了就在冬天的暖阳里打个盹。

走得累了,廊棚下的一家老茶馆是小憩的好地方。这真是一家地道的老茶馆,黑漆漆的长条桌子、长条凳子,是经由岁月之手摩挲后的颜色。店里只有几个客人,捧着自带的搪瓷大茶缸,抽烟、喝茶、聊天,气定神闲。你可以对着门口坐下,用青花瓷杯泡一杯绿茶,在水气氤氲中,看见水光经太阳的反射,映在廊棚的横梁上,所谓的斜晖脉脉水悠悠,大概如此吧。

提示一:

2005年1月将举办腊月风情节,届时安昌镇上将有丰富的民俗活动。游人可以逛老街,坐乌篷船游古镇。老街东市段是古镇民俗风味最集中的地方,当地人将展示各种特色活动:箍桶、竹编、打铁、纳鞋、挑花边、纺棉花等。风情节期间,游人可以真实地看到古镇人迎接新年的热闹景象:舂年糕、裹粽子、灌腊肠、扯白糖等。此外,社戏、莲花落、腰鼓、猜谜、水乡婚礼、水乡寿宴……

提示二:

在绍兴市区乘118路公交车至安昌汽车站就可到达,半日即可游完全镇。当地特产有腊肠、白糖、笋干菜。

渡假派:享受碧海阳光

在严寒的季节希望能享受充足的阳光就去海南岛。在海南的碧海阳光下可以打高尔夫球、可以潜水,还可以做一回渔民。

潜水胜地蜈支洲岛。蜈支洲岛,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陵水湾内,该岛距海岸线2.7公里。海洋资源未遭破坏,海水清澈透明,能见度极高。神奇的海底世界丛生着五颜六色、形态奇异的珊瑚,五彩斑斓的热带鱼穿梭其间——这里是潜水观光的极佳之地。现在岛上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潜水专业人员及爱好者。

人迹罕至的云龙湾。云龙湾位于海南最东部文昌市铜鼓岭自然旅游区。由于地处偏远,人迹罕至,其自然景观幸免于破坏,保存完好。与三亚的拥挤喧嚣相比,云龙湾就像天堂。

特色项目:攀爬铜鼓岭:位于海南省的最东面。经过攀山古道,观赏热带雨季矮林,在悬崖上远眺大海;出海捕鱼:深夜随渔船出海,凌晨满载而归,还可以逛鱼市;乡间远足:穿过苍翠的热带丛林,走村串户,吃渔家饭,感受民俗风情。

世外桃源——琼山赤历村。乘车出海口东行约30公里抵达琼山市新坡镇,再花7元钱转乘摩托车前行约6公里,即可抵达人称世外桃源的赤历村。说它是世外桃源,一则因为这里交通不便,至今尚无真正的游人进来。这方土地至今民风古朴,保留着夜不闭户的习俗。二则因其村落建构古色古香,黑色火山石铺就的巷道纵横有致,家家户户拱门庭院,宅基对应工整,通风条件好。即使盛夏7月,空调也毫无用处,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

村中了无犬影,村民们嫌脏,不养。全村近百户人家四百多号人,皆同宗一姓:覃。只有媳妇是外村嫁来的。最为独特的是,村中家家户户的房屋皆为一层的正房,顶上见瓦,石木结构,门槛高至膝部,兼防猪鸭洪水进入。

潜水提示:

潜水价格一般是浮潜80元/小时,深潜380元/小时(一瓶氧气船潜)、600元/小时(两瓶氧气)(以上价格仅供参考)。

云龙湾美食提示:老海餐厅的美食让人难忘,一边品尝当地厨师烹调的美味佳肴,一边欣赏一望无际的大海,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晚上在椰林烧烤,有专人带你去捉螃蟹,收获美味一餐。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