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让百姓更加满意的人民警察

文/图 今日中国记者曾平

“当选为西藏政法系统参加党的十七大的唯一代表,我在倍感荣幸之余,更感到责任重大,昌都还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要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我愿为昌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面对荣誉和记者的镜头,格桑次仁的心绪依然平静,目光依然坚定。

他就是昌都地区公安处防暴支队副支队长格桑次仁,22岁便获得公安部二级英模称号,工作第三年就当选“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今年35岁的格桑次仁,黝黑,健壮。22年前的他还只是个放牛娃的时候,曾坐在半山腰上发呆,幻想着有一天能穿上警服,威风凛凛。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当听到父辈谈论附近乡亲的牛羊遭盗抢时,格桑次仁总是恨得咬牙切齿,从此立下做人民警察的志向。上初三那年,听说在招防暴警察,格桑次仁一口气跑了30多公里的山路回到家里,向父母讲明了自己的决心,又拿着乡里开的证明连夜赶回学校参加体检、考试。300名报考者中格桑次仁的综合成绩排名15,顺利地成为昌都地区公安处防暴支队的一员,这一年,格桑次仁正好20岁。

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警服,格桑次仁深知责任重大,在与犯罪分子一次次的殊死较量中,他总是冲在前面。

昌都地处西藏东部,与四川、青海、云南三省交界,地理位置特殊,加之农牧区地广人稀,地形复杂,农牧民时常遭受犯罪团伙的侵扰,牛羊和财产被盗抢的情况严重。1994年,昌都地区开展专项斗争,年轻的格桑次仁主动请缨参战。9月的一天,刚结束3天3夜追捕的格桑次仁和同事已疲惫至极,这时又得知芒康县宗西乡哈日村6户农牧民的700多只绵羊被持枪的歹徒抢走。顾不得浑身的疲惫和疼痛,格桑次仁在村民的搀扶下再次上马实施追捕,次日在引加美泽库草场与5名歹徒遭遇。与格桑次仁随行的只有两名上了年纪的群众,面对5个高大的持枪罪犯,格桑次仁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1个小时的近距离枪战中,子弹数次从他的耳边呼啸而过,凭借超人的胆略和智慧,格桑次仁最终将5名歹徒全部制服,缴获五六式冲锋枪1支、七九式步枪1支,700多只被抢的绵羊也被如数找回。为民除了大害,格桑次仁的英雄事迹在当地农牧区广为传颂,他也因成绩卓著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大伙都说格桑次仁的每一个荣誉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他却说一个人当不了英雄。

1995年1月,昌都地区公安处抽调格桑次仁等11名精干警力组成小分队,对被列入公安部一号通缉令的杀人犯卓约赤列实施突击抓捕。1月12日,天还未亮,小分队来到贡觉县雄松乡阿尼村,包围了卓约赤列的住处,荷枪实弹的卓约赤列占据有利地势负隅顽抗,不断从楼顶开枪扫射。考虑到房内还有9名无辜的妇女儿童,格桑次仁先后6次冒着生命危险冲到门前实施爆破,解救被困人员,在最后一次突击爆破时,犯罪份子突然冲出门外,开枪射击,两名队员当即负伤,格桑次仁临危不惧,与之发生正面交火,将其击退,并掩护受伤战友迅速撤离。战斗一直持续了7个多小时,包括罪犯亲属在内的9名妇女儿童被格桑次仁成功救出,罪犯最终被歼灭,但包括地区公安处处长在内的3名战友牺牲,4人负伤,战斗的惨烈轰动全国。公安部给昌都地区公安处小分队记集体一等功,格桑次仁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被自治区公安厅记一等功一次,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并被评为自治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格桑次仁堪称优秀,但作为丈夫和父亲,妻子给他打了不及格:1995年女儿出生的第二天他就去外地执行任务,从小到大女儿学校开家长会他只去过两次,13年来没和家人吃过一顿年夜饭……“但是我理解他,他太忙了。”妻子王英说。作为昌都地区公安处的骨干力量,格桑次仁常年奋战在基层一线,下乡执行任务通常一去就是一两个月,一年在家的时间不超过4个月,女儿戏称他为“下乡警察”。

嫉恶如仇的格桑次仁对普通群众却有着深厚的情感。工作15年,抓捕的罪犯不在少数,一些法制观念不强的农牧民群众曾当面威胁他,扬言要为被捕的亲戚报仇。对此,格桑次仁并没往心里去:“等有一天他们懂了法,他们会明白我这样做是正确的。”每逢春节、藏历新年等节假日,只要没有任务,格桑次仁都要带着民警到地区福利院看望老人,为他们劈柴、打扫卫生,尽力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2006年,昌都地区公安处防暴支队获得“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称号。

格桑次仁告诉记者,过几天回到昌都后,一定勤奋工作,做一名让百姓更加满意的人民警察。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