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站 月球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再次点燃人类由来已久的登天梦想。伴随着200多亿美元的花销,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足迹,他感慨道:“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当时,恐怕谁也没有想到,有能力登天者,一是俄罗斯,二是美国,随后而来的第三个国家就是中国。 在迈向太空的旅途上,并不缺乏中国人的影子。我们的祖先一直关注着“老天”,嫦娥奔月太遥远,吴刚伐桂太虚幻,屈原问天遐思,张衡观天启智,东坡把酒抒怀,这些故事一直沉淀在中国历史文化记忆中。惟有万户火箭飞天却成为人类走向太空的先驱。 14世纪末,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双手擎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万户是不幸的,他因火箭爆炸而身亡,但他的设想却最终得到了现代科技的证实。他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 当苏联卫星上天的消息传来,毛泽东曾略带忧伤地说:“我们怎么能算是强国呢?我们甚至无法把一颗土豆送上太空。”一个伟大诗人的语言,道出了一个伟大战略家的忧虑。 在激烈的太空竞争中,一代人的默默工作打下了中国航天事业坚实的“家底”。20世纪50年代末,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开始白手起家,开创中国航天事业。当时的火箭试验站建在北京郊区的一座荒山上,那里仅有几间简陋的房子,周围杂草丛生。当时科研工作者的主食就是玉米面窝头,购买食品要往返很远的路程,而发动机试验室更是建在一个闲置的厕所中。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了天,全世界开始熟悉中国的《东方红》乐曲。而中国从此开始了大踏步走向太空的旅程:截至2006年5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50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运载火箭系列享誉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中国目前是惟一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即将发射自己的探月卫星,即将展开夸父太阳探测计划。 本期我们用大量篇幅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太空计划和登月梦想。登月是中国最近的太空漫步目标,因为迄今为止,人类离开地球最远的地方是月球。 曾经在1898年第一个揭示运载火箭工作原理的俄国科学家齐奥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 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机舱里或许真的会发出这样的声音:请大家带好自己的物品,下一站,月球。
|
||||
![]() |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