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琼 图/董宁

“科技对改善民生,改善我们全国居民的居住条件、健康生活、交通安全等都做了很多,包括应对气候的变化,以及这次在应对灾害中的科技支撑。”科技部部长万刚在3月13日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说。
科技部负责农业和社会发展司司长刘燕华补充说,“科技面向民生,科技服务民生,主要是指把科技的成果转化到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之中去,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也就是通过实用技术的提成而形成一个技术体系,把这个技术体系推广应用到生产、管理以及民众的生活之中去。”
刘燕华介绍,科技部与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关民生的科技行动,面向农村、面向社会发展的需求,把科技进步与管理结合、与管理的体制机制结合,与多个部门和地方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共同推动,目前是使科技成果的积累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取得实惠。比如说,科技部与农业部等部门联合推动的粮食丰产工程,突出了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重点在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加强技术的提升与示范,组装与完善技术体系带动了大面积的粮食生产,支撑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
刘燕华举例说,又比如,科技部、交通部与公安部联合解释的国家道路安全的实施计划,围绕人、车、路在交通参与者行为干预,车辆安全、运输组织、道路基础设施安全、交通管理等方面采取联合行动,加快引导和推动相关技术的标准化、系统化,以期减少交通事故。再比如,科技部与发改委等五个部门联合推出了节能减排的全民科技行动方案,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每天做起、从周边做起的主题,量化了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各种行为的贡献与效益,并且组织、宣传和推广。这一行动既对全国的节能减排、改善消费模式产生了影响,而且会使全民在行动过程中受益。
“总而言之一句话,哪里有需求的土壤,就让科技在哪里扎根、开花、结果。”刘燕华总结道。
|